「港」不完的愛︱東江縱隊:平民英雄的傳奇
發佈時間:08:00 2025-04-23 HKT

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資助新界青聯發展基金會主辦的「港」不完的愛 — 青年正向思維計劃,以國家安全和愛國愛港的傳承為主軸,讓青年透過參加昔日東江縱隊和香港警察的各項活動,幫助香港青年培育正確價值觀,加強國民身分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一起說好香港故事。
以下是參與青年在活動後所撰寫的感受:
你能想像一支由平民組成的遊擊隊,竟然能在戰火紛飛的時代裡,與日軍對抗、營救文化菁英,甚至拯救美軍飛行員嗎?這正是「東江縱隊」的驚人壯舉!
東江縱隊並非正規軍,而是一群熱血平民組成的抗日遊擊隊。他們不畏強敵,在槍林彈雨中穿梭,誓死保衛家園。他們的英勇事蹟可謂數不勝數,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成功營救了600多位文化界精英和進步人士,幫助他們從香港淪陷區安全撤離。這些人當中,不乏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如何香凝、柳亞子、茅盾、胡繩、梁漱溟等。他們的獲救,不僅保住了個人的性命,更讓中國的文化薪火得以延續。

更讓人驚嘆的是,東江縱隊甚至救過一名美軍飛行員!這位飛行員當時因戰事受困,東江縱隊不顧自身安危,護送他到達安全區。
這支英雄部隊的誕生,源自於曾生、王作堯等抗日愛國者的號召。他們成立了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凝聚了一群願意為國捐軀的平民百姓。這些人並非訓練有素的士兵,但他們有一顆炙熱的愛國心。面對日軍的侵略和土匪的橫行,他們選擇挺身而出,寧願犧牲自己,也不願看到國家被蹂躪。這種精神,正是我們今天最值得學習的。
歷史講座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這段不凡的歷史,也讓我們對東江縱隊的有了更深的認識。他們不僅保護了百姓,也在戰亂中守住了文化的命脈。他們的故事,值得我們銘記,值得我們傳承。
今天,當我們回顧這段歷史,不禁要問:如果我們身處當年那樣的局勢,我們是否也能像他們一樣,挺身而出,為國家和人民奮戰到底?
撰文﹕迦密唐賓南紀念中學鄧澔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