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發掘 發揮 發展學生亮點
發佈時間:15:58 2025-04-28 HKT

「在將軍澳區,社會經濟水平高,學生的能力亦相對優秀。儘管在區內有多所知名學校,靚中學生始終在學界及國際比賽中展現出卓越的表現,嶄露頭角。」校長劉世蒼為此感到相當自豪。而在上屆香港中學文憑試(DSE)中,靚中學生成績再創高峰。數學及物理科取得5**比率高於全港日校考生,且共10科合格率達100%,10科取得5級或以上成績。能在國際比賽中及學術成績中大放光芒,劉校長認為功勞在於教師們都有着同一份理念:「教師為本,學生為先」,在全體教職員及家長的共同努力下,為靚中學生提供多元、優質的教育。
聚焦資優教育 貫徹創科精神

靚中學生來自不同背景,有本地升學的,也有新來港學生,他們的學習多樣性往往成為了培育學生成長的關鍵。校方在中一入學時舉辦新生輔導日,幫助新同學了解學校情況。中一銜接課程及中一學業輔導班讓學生早日適應學校生活,並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課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鞏固學業基礎。
此外,靚中更開設廣東話班、英語拼音班,回應新來港學生的需要。劉校長道出設立英語拼音班的意義:「為甚麼外國人學英文不用死記硬背?其實他們聽到發音大部分的字都能串出來,但是香港學生因為沒有學過拼音,過往只能死記硬背,所以從中一開始學拼音是最好的,往後英語串字便易如反掌。」校方幫助學生從一開始掌握正確的拼音,使他們在學習英語時更輕鬆。
靚中的中五資優生陳依晴與一眾資優學生剛完成香港科技大學為「資優教育基金」校外進階學習計劃而設的「量子技術探索與實踐」課程,透過科大教授的全英語實驗活動和講解,提升了陳同學的學術水平;而中五王鑫瑶同學則憑藉微藻研發的空氣淨化器,在亞太區技術峰會上榮獲Aspiring Teen Award,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香港學生,並以亞太區代表身份競逐在巴黎舉行的Women In Tech Global Awards全球大獎,成績得到全球認可。

適性揚才 文理兼修
學校深信每位學生都有獨特的才能,無論是學業成績、創科、藝術等領域,只要「適性揚才」,必能為學生提供發光的舞台,建立學生自信,發揮所長。因此資優教育組按照學生的才能、特質、興趣,安排多元化的資優培育計劃,以達至「適性揚才」的理念。校內許多運動項目除了會由老師任教外,亦會聘請專業教練到校指導學生。很多靚中的運動精英更入選為龍舟、跳繩、場地自行車的港隊代表,為港爭光。
對於家長而言,學業是首要考量,學生又如何在學業及才藝發展中取得平衡?校方認為,學生掌握良好的時間管理至關重要。學校定期舉行會議,討論如何讓學生在學習和活動中取得平衡,要求參加比賽的學生確保功課完成,培養責任感,學生的能力和紀律秩序都提升了很多。
學界創科先駒 撰書分享成果

STEAM教育可說是靚中的一大強項。靚中早於2015年在教育局提供支援前便已開設「創客空間」,十年間教師與學生的訓練一直改進,並引入選擇性鐳射燒結(SLS)立體打印機、大型數控切割雕刻機、Nerdy Derby賽道等設備和技術,推動學生實踐創意發明。靚中亦透過優質教育基金主題網絡計劃推動STEAM教育發展,今年更將推出著作,將五年來的成果結集成書,與學界分享創科成果。至於現時最流行的人工智能(AI)方面,學校亦在去年起舉辦首個「全港AI創意填色大賽」,並將會教授關於使用人工智能的價值觀予學生,讓學生用得其所。
趣味學習英語 擴闊文化體驗

學校的英語教育方針強調生活化學習。當學生掌握英語拼音後,先學會發音,然後在唱英文歌或朗誦的時候,能自然地理解英文歌曲的含義。為提供更多機會讓學生運用英語,學校特別舉辦「英語籃球」、「Outward Bound歷奇英語營」等跳出課堂的學習活動。此外,今年亦積極舉辦英語比賽,包括再度為全港小學舉辦「Hong Kong English Speaking and Performing Contest」,以及主辦國際性的英文比賽「English Benchmark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EBIC)」。
過去,公開比賽常被視為只有優秀學生才能參加,但校方認為,即使英語水平較弱的學生也應參加比賽,這能提升他們的英語水平,減少對英語的恐懼感。英文科組長翁琼苗老師分享了舉辦EBIC的理念:「今年邀請了泰國、馬來西亞、越南、韓國及中國內地的隊伍參加。彼此唯一的溝通語言是英語,在同輩之間,恐懼感和隔膜會減少,使他們更自信地講英語。當學生認識到學習英語的困難源自心理障礙時,這種恐懼感會降低,學習英語會變得容易得多。」
除了參賽同學有得着之外,靚中作為主辦方,協助舉辦比賽的同學同樣得到訓練英語的機會。今年約有60名中一及中二學生參加了英語大使計劃。當外隊來港時,學生負責接機及觀光活動,學會以禮待人,讓客人感受到賓至如歸的熱情,並了解中華文化。

靚中舉辦了接近二十年的「中法文化交流計劃」是另一個讓學生擴闊眼界、訓練英語的活動。「每年中法兩地學校會安排十位學生和兩位老師去大家的學校上課及參與交流,而在假日學生就會被安排去法國家庭體驗當地的生活。以去年九月為例,學生會與法國學生分成小組進行不同的遊戲,讓他們鼓起勇氣講英文;學生看到很多奧運場地還沒拆除,都很興奮;他們亦很享受與法國朋友一起打保齡、釣魚、騎馬及品嚐法國大餐等難得的體驗。」學生要獲得到外地交流的機會需經過多個訓練,當中包括禮儀,並提交英語學習報告及進行筆試,可謂過五關斬六將。「學生很想到法國交流,便要努力地達到。讓學生明白自己要付出才可以得到收穫。」
多元課外活動 促進全人發展
扶輪少年服務團 建立正向價值 栽培品德素養
靚中扶少團於2019年在葵涌扶輪社的支持下成立,這是以義工活動為核心的社團。曾參加的義工服務包括校內廚餘處理計劃、盲人保齡球比賽、海灘清潔活動、「食好啲」計劃和促進親子關係的「好精神 健步行」等。團長邱敏怡(中五)、副團長趙書鈺(中五)、幹事湯家宏(中五)均是從中三開始參加扶少團,他們表示扶少團的活動讓他們學會如何幫助他人,並感受到幫助他人的快樂。三人亦分享了去年「虻虻」廚餘大作戰的點滴:「我們收集了一些中一級和中二級的午膳廚餘物讓黑水虻處理,一方面可以做到『轉廢為寶』、亦可提醒同學要珍惜食物,讓我們自己有一個新的體驗。」
STEAM隊 擴闊國際視野 激發創新思維
靚中本月派出三位中三學生遠赴澳洲參加「2024-2025 VEX IQ Robotics Competition Australian Open」。他們表示,參加STEAM隊最吸引的地方在於能夠衝出香港,擴闊國際視野,體驗各地學生的創意。他們提到:「香港學生對機械車的設計概念相對單一,而外國學生則敢於使用不同材料,創造各種大小不一、甚至可伸縮的車輛。」比賽中,學生們需要編程和手動控制,與其他隊伍合作完成指定任務。當中不僅增強了英語能力,也讓他們獲得了寶貴的實戰經驗。主席王樹傑(5A)感激學校提供的創新及實踐機會,他表示:「當我們有創意的想法時,老師們都支持我們去實踐。即使遇到不同的困難,老師們也會陪伴我們一齊解決。」
入境事務處青少年領袖團 培養自律精神 提升團隊合作

入境事務處青少年領袖團的活動形式多樣,涵蓋步操、體適能、野外訓練、國民教育、入境處知識及社會服務等六大範疇。團員們還參與了「惜食堂」的義工活動和石崗軍營的五天軍事訓練。團長文飛如(5C)回顧入團前後的變化,認為入團後需要聽從指揮,培養紀律和自律,讓每個動作做到最好。團員鄒家榮(5C)指出,步操要講求專心和服從性,讓他的集中力在上課時也有所提升。而團員陳國賢(3C)則希望透過紀律訓練增強自信。副團長賴浩賢(5A)表示,在「2025聯校升旗手大賽」前,因有隊員到了外地交流,只有很少機會集合全數成員一起練習步操。幸好團隊也願意在學校假期時,特別到屯門入境處訓練學院的比賽場地加強訓練,做到齊步、轉正步、再數拍子升旗,最終在大家的努力下獲得了亞軍。
升旗隊 增強國民身份認同 傳承弘揚中華文化

升旗隊的成立旨在讓學生親身參與,認識並關心國家,增強對國民身份的認同。隊員莫楸敏(4B)希望體驗更多校園活動,加入後不僅增強了自信心,還改善了處事能力:「面對事情時,我不再緊張,能更好地兼顧多項任務。」陳祺妍(4A)自小學起參加升旗隊,想繼續精進升旗技術。武峻宇(4B)則希望深入了解升旗禮的規範,積極參加相關活動。除了負責校內升旗,升旗隊還協助幼稚園進行升旗,每次升旗前的練習增強了團隊合作,讓他們對國旗和國家有了更深的尊重和認識。
學校網頁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地 址:將軍澳毓雅里10號(鄰近寶琳港鐵站)
查 詢:2702 9033
電 郵:[email protected]
網 址:www.lcp.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