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行車路水浸風險涉水綫色樣曝光 政府5試點推行 議員促政府盡快評估標示成效

更新時間:16:09 2025-04-24 HKT
發佈時間:16:09 2025-04-24 HKT

受一道低壓槽影響,天文台預測明日( 25日 )華南沿岸間中有驟雨及狂風雷暴,部分地區雨勢頗。因應極端天氣下暴雨引致低窪行車路段水浸的機會增加,政府最近於5個水浸風險較高的低窪行車路段推行涉水綫系統試驗計劃,其中一個地點柴灣道迴旋處近日率先髹上搶眼的紅色波浪綫及涉水綫字樣,提醒駕駛者注意水浸風險。

5水浸黑點試行

5個試點分別位於柴灣道、龍翔道、翠屏道、漆咸道北及大埔墟南運路。該些地點於2023年9月發生特大暴雨期間,曾出現較嚴重的水浸,導致車輛損壞而無法行駛。

除了路面髹上涉水綫的字樣外,政府亦於旁邊設水位標尺,行車道旁豎立標誌牌。當積水觸及或淹沒涉水綫時,即表示前方道路最低點的積水深度已達0.3米或以上。當積水深度達至0.3米時,有關道路會有臨時交通指示防止車輛駛入水浸路段;已進入低窪路段的車輛應在涉水綫前停車。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今日( 24日 )於社交平台表示,今次政府選定柴灣道迴旋處為「涉水綫系統試驗計劃」的其中一個試點,是回應社區對該路段水浸風險的長期關注的一個好開始。他要求政府盡快評估標示成效及居民回應,加強區內與居民的通報機制及水浸資訊透明度及探討進一步提升渠務容量 (如興建蓄洪池) 或優化排水等設施的可行性。

他會積極爭取東區其他潛在水浸地點一併納入後續的防洪工作規劃,確保區內整體道路安全與居民出行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