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救援二十載 歐耀佳以醫術祝福生命 三赴南蘇丹 喜見當年難產嬰茁壯成長
發佈時間:10:50 2024-08-22
全球最年輕國家南蘇丹立國十餘年,暴力、水災與疾病從未間斷,該國有超過一半的人口面對糧食不足。無國界醫生(MSF)救援人員、外科醫生歐耀佳(Paul)自2022年起,連續三年的夏天前往南蘇丹北部的本提烏(Bentiu)MSF醫院工作。MSF透過提供國際醫療與人道援助,致力協助傷病者與有需要的人群,歐耀佳說救援工作讓當地人的生命得到善意的「祝福」。
以醫術祝福生命 無常中帶來一絲希望
從醫數十載的歐耀佳的履歷豐厚,退休前是公立醫院的外科顧問醫生;過去近20年,他跟隨無國界醫生前往世上最有需要的地方行醫,救援足迹遍及也門、巴基斯坦等8個不同的國家,遇過的棘手個案不少,包括槍擊和爆炸導致的傷口,亦曾處理多宗緊急手術。過往三年的暑假,歐耀佳每年騰出約3個月,前往非洲國家南蘇丹工作,他說:「我有不少臨床經驗都在國際救援中累積回來,這些知識在香港未必用得着,反而在南蘇丹我可貢獻一生所學。」
南蘇丹的人道與醫療需求龐大,截至去年底,超過2百萬人為逃避衝突、洪水等問題而離開原居地,在境內流離失所。根據聯合國數據,南蘇丹現有三分二的人口(約940萬人)需要人道援助及醫療服務,需求與日俱增。歐耀佳在本提烏支援的無國界醫生醫院,為居於附近營地的逾13萬流離失所者提供醫療護理,作為該院唯一的外科醫生,他需要連續3個月「on call 24/7」。
今年4至7月,歐耀佳駐守在繁忙的本提烏醫院,平均每天做3個手術。他說:「若沒有醫療人道支援,這些病人根本無法得到診治,他們就從此被病魔折磨。所以我認為,無國界醫生以及其他國際救援組織,對當地人來說是一個blessing(祝福)。」
眾多手術中,歐耀佳仍記得那名11歲的南蘇丹女孩——孩子在兩歲時手臂遭燒傷,由於當年護理不善,導致其手臂肌肉萎縮,前臂向身體摺叠而無法伸展。女孩維持了摺叠姿勢整整9年,直至歐耀佳今年為她施手術,其手臂才能正常伸展、重新活動。當地欠缺醫療資源,人們難獲醫療護理,連女孩自己也從沒想過手臂可以復原,歐感歎道:「經歷多年的衝突與水災,南蘇丹人已經習慣望天打掛——不能說是無希望,但他們面對困難時只能一一捱過。當病人知道我在時,他們知道有一絲希望可以康復。」
人道救援的初心 救一人等於救一家
歐耀佳至今參與了13次MSF的國際救援行動,出勤次數可說是數一數二。回顧首次救援,歐耀佳於2008年被派往蘇丹中南部的烏韋勒(Aweil)醫院(當年南蘇丹尚未獨立)。事隔多年,歐依然清楚記得當年有一位來自德國的婦產科醫生,讓他「目睹」人道工作的意義,亦令其救援初心更堅定。
某天,那位前輩帶着歐耀佳來到院內的住院治療餵食中心,並對他說:「Paul,你看看這個地方,都是老婦人帶着一個個營養不良的嬰兒,因為嬰兒的母親不是在衝突中死去,便是在分娩時難產死亡。若你能救活母親,便等於救了他們一家。」在資源貧乏的環境,若嬰兒缺乏母親奶水,往往代表失去了唯一吸取蛋白質的途徑,因此難以健康成長。
在南蘇丹,孕產婦死亡率高企。根據世界銀行資料,按每10萬名活產嬰兒計算,南蘇丹每年平均有1,223名孕婦在分娩期間或之後死亡,而世界平均數僅為223。在剛完成的救援工作,歐耀佳亦遇上驚險一幕——一名孕婦緊急入院,經檢查後發現她的子宮內翻,需馬上動刀剖腹產子,最終成功保住母親的性命。歐說:「這種情況在南蘇丹十分普遍,始終當地沒有產檢,連X光機都沒有,我唯有『馬死落地行』,靠臨床經驗補足,也幸好所學的知識用得着。」
近二十年的國際救援生涯中,歐耀佳做過的緊急剖腹產子手術近200個。其中,歐耀佳連續3年支援南蘇丹的醫院,更讓他有「意外收穫」,他說:「連續多年回到該醫院,見到當年接生的難產個案已長成健康活潑的小孩,跑過來叫我一聲Dr. Paul,亦是我心繫南蘇丹的原因之一。」
四十年始終如一 MSF 堅守南蘇丹救援前線
無國界醫生在南蘇丹地區工作超過40年,多年來向當地人提供醫療護理。2023年,組織在南蘇丹診治了近88萬名病人,施行逾1萬宗手術,並接生了逾1.4萬個嬰兒。另外,由於水災導致如瘧疾等各種傳染病爆發,無國界醫生在該國共治療了近35萬瘧疾個案。
(資料由MSF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