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聲講故事2024|愛國詩人 聞一多
發佈時間:10:00 2024-12-23
勵進教育中心的「星島集團星聲講故事」計劃於今天12月23日在中心的網站,上載新一集的聲音故事:「愛國詩人 – 聞一多」。聞一多是中國近代詩人和學者,自少喜愛古典詩詞和美術。他在新詩平式上主張格律化,著有詩集《紅燭》和《死水》,後來集中為《詩經》等古籍作學術研究,抗戰時期積極投身民主運動,1946年遇刺身亡,享年47歲。
聞一多出身於書香門第,自少接受傳統經史教育,並同時接受西方新學。他入讀清華學校期間,1919年s之時已響應五四運動開始創作新詩。1922年7月,聞一多赴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修讀美術,同時致力於詩歌的研究和創作,包括如梁實秋合著《冬夜草兒評論》分享個人對新詩的看法、又創作總共314行的長詩《長城下的哀歌》、以及出版個人第一本詩集《紅燭》。他在《紅燭》中,透過紅色蠟燭象徵赤子之心來表達愛國情懷,將反帝愛國主題和唯美主義結合起來,創新的詩歌風格和題材,出版即引起文壇極大迴響。
1925年,聞一多回國任教於北京藝術專科學校和北京大學,同年發表於美國留學期間,親身體會到種族歧視和欺侮而激發起創作的《七子之歌》。聞一多在颯中處處流露思國和愛國之情,寫出清政府喪權辱國,其中透過擬人法將中國比喻為母親,而列強租借擄掠的七處土地,包括︰香港、九龍、澳門、臺灣、威海衛、廣州灣、旅大(旅順及大連)比喻為七個兒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訴他們被迫離開母親的襁褓,受盡異族欺淩,渴望重回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引起國內外強烈共鳴。
往後,聞一多面對國內軍閥混戰,帝國主義感到悲憤,激發他在1926年創作出《死水》一詩,表達其愛國主義之情。1928年,新月社將之收錄,並連同他所創作的合共28首詩作出版成他的個人第二本詩集《死水》。聞一多及後出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專注於《周易》、《詩經》、《莊子》、《楚辭》等古籍進行整理研究,郭沫若盛讚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足見其文學成就與貢獻。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北大、清華、南開,三間大學在雲南昆明共同組成西南聯合大學,聞一多隨校遷移繼續任教,同時繼續專注學術研究,研究範圍從唐詩開始不斷上溯,並對四大古籍、遠古神話、甲骨文和金文等都進行深入研究。他甚至將中國傳統的考據校勘之學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和文化人類學方法熔合,為中國古典文學研究開拓了一個全新方向。
1944年2月,聞一多在《雲南日報》發表了《復古的空氣》,公開批評蔣介石《中國之命運》恢復傳統的主張,認為這是知識和領導分子的倒退,他及後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民盟),積極參與和支持學生民主運動。1946年7月11日,民盟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公樸被特務開槍暗殺,送院搶救無效,翌日身亡。7月15日,聞一多在李公樸的追悼會上拍案而起,發表慷慨激昂、蘊含濃厚家國情懷嘅演說,提醒大眾︰「我們不怕死,我們有犧牲的精神!我們隨時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後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豈料一語成讖。聞一多結束演說,同日下午出席民盟記者會,與兒子聞立鶴回家途中,被埋伏的特務湯時亮、李文山等人開槍行刺,二人隨即送院搶救,聞立鶴倖免於難,聞一多最終傷重不治,享年47歲。
毛澤東後來在其《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寫道:「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充份展現出他對聞一多的高度評價。這次演講後來亦以《最後一次演講》為題列入學校教材,激勵年青一代追隨這位愛國詩人和民主鬥士的足跡。
各位如果想知道更多關於聞一多的故事,請馬上前往勵進教育中心的網站,收聽由王志海所聲演關於近代文學家的故事:「愛國詩人 – 聞一多」,以及參與相關的有獎問答遊戲贏取獎品,詳情請瀏覽這個網頁︰https://www.endeavour.org.hk/ProjectPage.aspx?id=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