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聲講故事2025|喊醒中國的文化狂人 魯迅

更新時間:10:00 2025-01-06
發佈時間:10:00 2025-01-06

勵進教育中心的「星島集團星聲講故事」計劃於今天1月6日在中心的網站,上載新一集的聲音故事:「喊醒中國的文化狂人 – 魯迅」。魯迅在日本學習醫科時,認為精神上的啟蒙比治療身體更為重要,於是棄醫從文,投身於文學和教育,成為中國近代最具影響力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之一。

魯迅,原名周樹人,出生於浙江紹興一個中等家庭,早年就讀於南京江南水師學堂和東京弘文學堂,後於1902年前往日本留學。魯迅在這段時間接觸到西方的文化和思想,認為西醫對日本的維新有助力,且他自幼牙齒不好,覺得醫學可以改善病人的痛苦,於是放棄升入東京帝國大學工科所屬的採礦冶金科學習,改修醫科。然而,由於魯迅在這段時間發現並不齒大部份留日學生終日吃喝玩樂,於是選擇前往遠離東京的後來進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修讀醫科,期間有感「中國的呆子,壞呆子豈是醫學所能治療的麼?」,於是在仙台醫專作為大二生時退學,棄醫從文。

1906年,魯迅由日本回國,先後在浙江兩級師範學堂、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北京大學等多地任教,由出任中華民國教育部等公職。1918年,他首次用「魯迅」為筆名,在《新青年》上發表中國史上第一篇用現代形式創作的短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這部小說亦被推舉為中國現代白話小說的開山之作,影響深遠。1921年12月,魯迅接連發表多篇短篇小說和中篇小說《阿Q正傳》,並連同《狂人日記》等多篇文章小說一拼收錄於他個人第一部短篇小說《吶喊》中,既揭露了中國社會的病態和人民的精神困境,也為現代中國文學開啟了全新篇章,被譽為「中國文藝復興」的起點。往後直到1926年,他的第二部短篇小說集《彷徨》出版,其內容同樣具有極重要的文學和社會意義,而這兩本小說集都奠定了魯迅在中國文學史不可動搖的地位,他的作品為當時和後來的中國文學界帶來了深遠的啟發和影響。

除了文學創作,魯迅還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支持反帝反封建運動,並致力於推動新文化運動。他的雜文犀利、直言不諱,對社會不公和政治腐敗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直到1936年,魯迅在上海因肺結核病去世,終年55歲。作為中國當代最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的葬禮極其隆重。葬禮上擠滿了前來送行的人群,民眾代表更是將寫有「民族魂」的旗幟覆於靈柩之上。而抬棺人的12人均是文壇巨擘,突顯魯迅的文壇地位。


儘管魯迅的一生充滿了困難和挑戰,但他堅持不懈地追求真理和正義。他的文學作品和思想遺產,至今仍然啟發著無數人,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和文化的重要基石,而他的思想和作品對中國現代文學和思想史產生了深遠影響,他被尊稱為「民族魂」。此外,毛澤東對魯迅的評價亦很高:「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的民族英雄。」不過我們也許更記得的是魯迅的名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各位如果想知道更多關於魯迅的故事,請馬上前往勵進教育中心的網站,收聽由黃子圖所聲演關於近代文學家的故事:「喊醒中國的文化狂人 – 魯迅」,以及參與相關的有獎問答遊戲贏取獎品,詳情請瀏覽這個網頁︰https://www.endeavour.org.hk/ProjectPage.aspx?id=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