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醫生(香港)舉辦《救援在前.30 年》展覽 展示模擬前線救援四驅車 分享30年全球救援足跡
發佈時間:12:30 2024-11-13
1994年,無國界醫生將工作延伸至香港,在區內實踐和倡導人道救援至今已30年。為回顧過去工作,並向大眾展現組織跨越國界、走到危機前線提供醫療人道援助的承諾,無國界醫生(香港)於上周五(11月8日)開始,一連8日在中環街市舉辦大型公眾展覽《救援在前.30年》。是次展覽以無國界醫生前線救援項目常用的四驅車為主題,並設有三大展區,目的是透過不同活動和展品,與公眾分享無國界醫生(香港)過往30年的救援足跡。
展出救援四驅車 設遙控四驅車體驗區
展覽現場所見,有一輛模擬在前線項目中作救援用途的越野四驅車停泊在會場中央,讓公眾可以近距離觀看車廂內部設計,了解它如何克服崎嶇地勢,帶領救援人員深入危困和偏遠地區提供援助。另外,在配搭帆布帳篷後,四驅車亦可搖身一變成為流動診所,為地理位置難以觸及的社群提供基本門診護理。
此外,展覽會場特設遙控四驅車體驗區,讓參觀市民可「駕駛」遙控四驅車,在賽道上馳騁,感受救援人員在前線工作時面對的挑戰。
救援物資展區
此展區主要介紹無國界醫生在香港30年以來的歷史與里程碑、救援團隊使用的部分工具與裝備等,並展出醫護人員應對2014年西非大規模伊波拉疫情時所穿的個人防護裝備。
展覽首日,已有不少支持者和公眾特意前來參觀,由於救援四驅車在香港乃屬罕見,部分參觀市民對四驅車的結構、部件相當感興趣,紛紛駐足研究;場內的遙控四驅車體驗區,則吸引不少小朋友的注意,玩得樂而忘返。
有參觀者表示,展覽令他了解更多關於無國界醫生的工作和救援挑戰,並會支持組織繼續「救援在前」,不偏不倚地為最有需要的人提供緊急醫療人道護理。
救援決心堅定不移
無國界醫生(香港)董事會成員亦有席展覽,其中董事會主席趙卓邦過往十年曾參與無國界醫生在巴基斯坦、利比里亞、也門、孟加拉和加沙等地的救援工作,他表示在前線工作中明白到組織堅定不移地在危機中為弱勢群體提供支援的決心,並期待為組織的策略管治作貢獻,與董事會其他成員一起克服挑戰。
無國界醫生(香港)副總幹事關敏怡亦稱,希望透過這次展覽向大眾展示組織過往30年一直「救援在前」,而這亦有賴香港各界和大眾的捐助和支持。「很感激香港人的支持,讓無國界醫生能持續支援世界各地的醫療人道救援項目,令最有需要的人得到援助。」
無國界醫生(香港) 30年里程碑
30年前,無國界醫生的香港辦事處初成立時,僅聘有3名員工,捐款人亦少於100人。由於資金有限,組織當年僅可租用幼兒園舊址作辦公室。組織規模雖小,但團隊幹勁十足,並看準了香港市民對國際人道救援的熱誠,成立僅3個月便展開了首個前線支援行動,在港募集的捐款及物資,足以安排一輛滿載的貨運機開往非洲扎伊爾(現為剛果民主共和國),援助逃避盧旺達大屠殺的難民。
經過30年的發展,全賴大眾支持和認可,無國界醫生(香港)如今已是數十人的團隊,並在2023年度中,直接撥款支援約40個國家或地區的救援項目。就讓我們一同回顧無國界醫生(香港)的發展史,一睹組織在過去30年如何落力爭取每一個發展機會。
無國界醫生(香港)發展時間線
1994年
無國界醫生(香港)正式成立,並在香港設立辦事處。當時香港正值越南船民潮,無國界醫生在難民營提供醫療服務。同年,組織便派出首批由香港辦事處招募的醫護人員到肯尼亞和蘇丹南部(現為南蘇丹)進行救援。
1996年
無國界醫生與香港醫管局商討,容許僱員更有彈性地參與人道救援工作。最終醫管局順應組織建議,在2000年訂立政策,准許僱員申請一年無薪假期,到外地參與救援。
1998年
無國界醫生開始在中國內地工作,來自香港辦事處的救援人員在10年間,先後前往內地協助組織的緊急應變團隊,在安徽、廣西、貴州、河北、湖南、浙江等省分應對水災。
1999年
無國界醫生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組織的全球醫療人道工作獲進一步肯定,並提升香港市民對無國界醫生的認同。
2001年
無國界醫生(香港)首次聲援全球聯署行動,要求39間藥廠撤回對南非政府有關批准以公眾健康為由使用仿製藥的控訴。在行動中,無國界醫生共收集到近30萬個簽名,當中有逾5300個簽名來自香港。
2002年
組織首次舉辦「無國界醫生野外定向比賽」,讓支持者透過野外定向體驗無國界醫生救援人員攀山越嶺到前線,為最有需要的人提供醫療服務的挑戰。
2003年
全球多處爆發SARS疫情,無國界醫生先後在香港、中國內地、越南參與應對。在香港,組織捐贈醫療防護裝備、在社區進行健康教育,以及在個別公立醫院為醫護人員提供感染防控的培訓。
2004年
組織首次舉辦「無國界醫生日」,呼籲各界人士捐出一日人工,象徵為無國界醫生做一日義工;活動每年持續舉行,至今已成為香港辦事處的重點等募活動之一。
2008年
無國界醫生(香港)派出救援人員18人次參與四川地震賑災,並捐贈醫療物資及數千個帳篷、支援醫院內的「擠壓綜合症」病人、協助設立分流中心和提供心理支援。
2013年
無國界醫生(香港)直接參與菲律賓超強颱風「海燕」的救援行動,動員香港辦事處的力量,除了人力資源,也有參與財政、行政、物流及傳訊等工作。
2014 - 2016年
西非爆發伊波拉疫症,無國界醫生派出數千人次進行救援,當中23人由香港辦事處派出。 2016年 組織開始在多個城市舉辦「無國界醫生電影節」包括香港、澳門、台北、新加坡,以加強公眾的參與和對人道救援的認識。
2016年
組織開始在多個城市舉辦「無國界醫生電影節」包括香港、澳門、台北、新加坡,以加強公眾的參與和對人道救援的
認識。
2020年
組織設立緊急應變團隊應對本港數波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大流行,主要為難以獲得重要醫療咨詢的人群提供準確醫療資訊,於疫情後期更與本地非政府組織合作,為弱勢群體提供免費醫療咨詢和疫苗接種。組織亦設立了一個心理健康網站,為大眾提供小錦囊和相關資訊,以應對因長期處於不確定情況而產生的壓力和憂慮。
2023年
組織於疫情大流行後舉辦首個大型公眾活動「CAN YOU HEAR」靜音音樂會,觀眾戴上無線耳機,在隔絕外界雜音下,用心耹聽模擬衝突環境聲效和現場表演的樂章,沉浸式感受流離失所者踏上流徒之路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