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學節2025|應科院展示低空經濟及智慧出行新科技
發佈時間:08:00 2025-04-25 HKT

「2025香港科學節」於4月18日至27日在香港科學館舉行,並首次舉辦「科學市集」,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特設攤位「智慧『飛』『行』體驗區」,讓參觀者以互動遊戲方式體驗虛擬無人車、認識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技術,以及深入探索無人機技術,了解創新科技的發展。
特區政府近年銳意推動創科發展,特別是智慧出行和低空經濟兩大重點發展項目,以便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應科院積極與政府部門合作深入研究相關政策,並與企業、科研機構及學術界共同開發無人機技術,把原本用於智慧交通的5G技術創新應用於無人機控制系統,並將地面車輛及車聯網設備與無人機技術無縫銜接,以創科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作出貢獻。
政產學研投協力 低空經濟乘勢起飛

無人機技術近年快速成長,帶動不同產業蓬勃發展,但隨着應用領域增加,例如利用無人機送藥,意味着其硬件和軟件配套提升缺一不可。去年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提及香港需要發展低空經濟,並在上月推出監管沙盒試點計劃,應科院是計劃的其中一個技術夥伴,協助項目進行測試,累積數據和經驗,冀加快低空經濟的發展步伐。
應科院通訊技術高級總監招溢利博士指,「低空經濟作為全港高度關注的議題,安全穩定和高效率都是其長遠發展的關鍵核心。應科院將以技術夥伴的身份與業界在『安全、穩定、高效』三大原則下共同研究、優化和提升無人機技術,協助和支持推動相關政策推行。」

應科院展出的項目包括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研發的無人機和相關技術,當中加入了不少傳感器,令它更為安全穩定。此外,應科院將原本用於智慧交通的5G技術創新應用於無人機控制系統,其「通感一體化」技術可實現對環境的全面感知和即時訊息傳輸,有效提升無人機的定位精準度和防撞能力。
另一方面,應科院研發的快速充電技術能將無人機的充電時間縮短至常規的一半,大幅提升實際應用效率;至於「天地一體的3D智能化網絡管理運維系統」可有效地將地面車輛及車聯網設備與無人機統一管理,並與城市大腦雲平台連接。通過這種系統,可以實現對交通流量、位置和路徑的智能管理,提升整體交通運輸的效率和安全性。

全面剖析智慧出行 透視未來發展趨勢
隨着電動車愈趨普及化,自動駕駛技術亦將成為未來交通的主流。應科院在這兩方面的應用走在前沿,利用自身優勢和結合科研成果,與政府、產業和學術界合作致力發展和推動創新智慧出行方案。
應科院近年積極研究提升電動車效能技術,包括開發使用帶有「冷卻翅片」中介層,能夠大大提升散熱能力的電源轉換器封裝冷卻技術、協助駕駛者迅速處理複雜訊息的實時計算機生成全息圖投影儀、以及能夠提高電動車性能和乘車體驗的3D集成電力電子方塊和低功耗藍牙芯片。

安全永遠都是行車駕駛最重要一環。應科院為此研發可用於智能汽車的中控系統的神經網絡AI芯片,透過加速深度學習模型的運算,輔助安全駕駛;配合多傳感器融合技術能顯著提高探測範圍,提升自動駕駛的安全性,能有效避免高達80%的交通事故發生。
親試虛擬自動駕駛 沉浸式體驗車聯網技術
為了讓市民大眾可以親身體驗無人車技術的便利和安全,應科院在展位上特設虛擬自動駕駛體驗遊戲,市民可在遊戲中選擇沿着西九龍、東九龍和港珠澳大橋之間三條路線行駛,沉浸式體驗智慧出行和應科院自2015年研發和日趨成熟的車聯網(C-V2X)技術,實現車輛、行人、道路基建及網絡之間的實時無縫通訊,讓駕駛者即時接收報告及警示以掌握路況,提升道路安全和輔助駕駛。通過應科院的智慧出行管理平台、交通仿真平台及交通大模型技術,長遠而言能助力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協助自動駕駛系統識別隱藏的危險,有效提高道路安全和改善交通管理。這些創新技術將為未來城市創造一個更安全、更高效的交通解決方案。


人工智能(AI)近年爆發式增長,應科院將會於4月26日舉辦「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主題講座,由淺入深分享AI的基本概念,並探討各行各業如何藉AI提升運營效率和生產力,聽眾可藉此了解人工智能的新興趨勢及未來發展。名額有限,報名從速!
智慧『飛』『行』體驗區
日期:4月26至27日 (星期六及日)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地點:香港科學館地下展覽廳科學巿集
網頁:https://www.hk.science.museum/scifest2025/
主題演講: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日期:4月26日 (星期六)
時間:下午4時30分至下午5時
地點:香港科學館地下課室
登記:https://bit.ly/4j2He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