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打擊網上販毒拘24人 檢獲毒品市值320多萬元
更新時間:20:53 2021-03-31 HKT
發佈時間:20:42 2021-03-31 HKT
發佈時間:20:42 2021-03-31 HKT


毒品調查科行動組總督察葉秀蘭指,警方分別透過人員僑裝買家進行「放蛇」行動,針對網上社交平台的販毒活動及毒販,另一方面透過一連串的情報行動,從源頭打擊販毒。過去一星期,警方於九龍及新界多個地點,拘捕了24人,當中包括22名男子及2名女子,年齡介乎16至64歲,其中有3人為學生,部份被捕人士有三合會背景,整個行動共檢獲9公斤各式各樣毒品及第一部毒藥,包括大麻、海洛英、俗稱迷姦水的俗稱「迷姦水」的GHB / GBL、威而鋼等等,市值港幣320多萬元。


警方相信,受疫情影響犯案者收入減少、經濟轉差,不少年輕人希望透過網上販賣毒品,從而賺取外快。陳爾桁說,不排除部分毒販有組織性。警方於行動中檢獲3.6公斤大麻花、19克大麻草、394毫升迷姦水、超過1,300粒威而鋼及10片俗稱「毒郵票」的迷幻藥,總值超過105萬港元。
陳爾桁強調,「毒郵票」會影響中樞神經,嚴重或會引致死亡,惟由於「毒郵票」款式新穎及較為低調,不少人誤以為可以逃過法眼,被受年輕人歡迎。警方提醒,所有毒品均會影響身體,年輕人切勿以身試法。


葉秀蘭補充,共24名被捕人士中,5名人士涉及毒品儲存倉庫,包括4男1女,年齡介乎26至64歲,分別涉及4宗案件。警方在毒品儲存倉庫檢獲的毒品包括約7.8公斤大麻花、680克海洛英、迷姦水及威而鋼。其中13名被捕人士較早前已被暫控販毒罪,其餘被捕人士現正獲准保釋候查。
警方發現,是次案件的的販毒手法與早前同類型反毒品行動相似,犯案者會在受歡迎的社交平台上,用大麻相關的關鍵字、貼上與大麻相關的圖片及加上相關的HASHTAG,吸引買家私訊進行交易。
葉秀蘭指,近年吸食大麻人數有上升趨勢,相信部份年輕人對大麻存在誤解,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由於西方國家將所謂消遣用的大麻合法化,令年輕人認為大麻對身體傷害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