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殯葬城叫停 火葬場勢爆滿 2040年火化宗數料逾7萬
更新時間:08:42 2021-10-14
發佈時間:04:19 2021-10-14
發佈時間:04:19 2021-10-14
集殯儀館、火葬場及骨灰龕場於一身的沙嶺「超級殯葬城」,在建制派反對聲下,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宣布縮減規模,僅興建骨灰龕場。消息令殯儀業界詫異,直言骨灰龕位短期供應充足,但隨着人口老化,火葬場不足情況水深火熱。《星島日報》翻查政府最新人口推算,2030年預計有近6萬人死亡,數字在2040年進一步增至逾7.5萬人,現時每年近5.3萬節的火化時段將不敷應用。業界慨歎,超級殯葬城經歷逾10年諮詢討論,並已展開前期工程,最終也出閘脫腳,日後要再覓地建殯葬場地,恐怕難上加難。
位處邊境禁區,與深圳羅湖僅數百米之遙的沙嶺,港府原計畫在此興建20萬骨灰龕位,備有10個火化爐、可提供約1.78萬節火化時段的火葬場,以及設有30個禮堂的殯儀館。惟今年初,建制派批評「超級殯葬城」規劃失誤,不符合大灣區發展。特首在今年初曾稱「叫停項目影響很大」,無意改變計畫,最終在本月初改口,只保留20萬骨灰龕位,並表示殯儀館已毋須興建,火葬場則可通過科技或其他方法解決需求。
未來20年死亡人數料增至75000
然而,多名殯儀業界均向本報指出,本港人口持續老化,難以理解如何不加建火葬場之下,應付未來龐大需求。翻查政府就殯葬城項目的工程簡介,文件指出目前本港共有32個火化爐,每年可提供近5.3萬節火化時段,惟文件估計,未來20年每年平均死亡人數將增至6萬人,火化宗數約5.7萬宗,加上現有火化爐須定時進行重置工程,預計在2023年至2026年、2033年至2038年間,會出現火化時段不足情況。
以上數據屬早期的估算,若根據統計處去年出版的《香港人口推算2020—2069》為基準,火葬設施在未來20年的不足情況更為嚴重。該報告估計本港在2030年每年死亡人數為5.98萬人,如當中9成半需要火化,火化宗數將近5.7萬宗;至2040年每年死亡人數將增至7.55萬人,火化宗數約7.1萬宗,可預計未來火葬場使用率將會爆滿。
年僅5.3萬節火化時段不敷應用
忠誠殯儀負責人陳先生表示,官方文件雖指每年有近5.3萬節火化時段,即平均每日有約145個時段提供,惟數據只是現有系統的最高運作量,基於不同的運作原因,目前本港平均每日實際可提供的時段不足130個。他相信,日後遺體火化的等候時間,將會比目前約一至兩個星期更長。殯儀業商會永遠會長吳耀棠知悉,和合石火葬場正加建兩個新火化爐,預計在2023年投入服務,但增加規模比沙嶺原定10個火化爐少,難以應付未來需求。
不過,更令吳耀棠擔心的,是沙嶺一旦未能加建設施,日後要再覓選址,將難上加難,「沙嶺前後討論了10年才開始工程,在『超級殯葬城』出現之前,政府也討論過在屯門曾嘴增加火葬場,最後因為居民反對叫停,以後怎樣尋找地方加建?香港哪裏會有無人居住的地方安置這些設施?」
未來覓地更難 新發展區應預留規劃
吳耀棠認為,港府既然有意發展「北部都會區」,並預計將有超過200萬人口,無理由不在區內安排殯儀設施。他續說,只要為殯儀設施增加屏障式設計,即可減低附近居民的不安感,批評政府太早放棄計畫。
各界關注骨灰龕法案大聯盟召集人謝世傑亦認同,沙嶺殯葬城討論至今已逾10年,如今將火葬場及殯儀館撤走有點可惜,質疑政府為何「跪低」。他引述《香港2030+》報告內容稱,未來需要逾75公頃土地用作龕位,認為未來新發展區應預留土地作相應規劃。
對於政府收回在沙嶺興建火葬場及殯儀館的決定,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克勤表示歡迎,惟對保留興建靈灰安置所感失望。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補充指,他們認同興建殯葬城的需要,但前提是「哪裏建、如何建」。
倡擴建和合石 改變何家園用途
陳克勤認為,以目前可見的殯葬規劃來看,可滿足骨灰龕位的短期需求。他舉例指,現存屯門曾嘴靈灰安置所可供逾20萬龕位,以年均約5萬人離世計算,該靈灰安置所可應付4至5年的需求,屆時大嶼山小蠔灣骨灰安置所料可建成,並可提供超過3萬龕位,滿足未來需要。
他承認,本港火葬設施不足,正積極檢視在其他地方興建火葬場,或增加現有設施的處理量。陳克勤則提出不興建沙嶺超級殯葬城的替代方案,包括擴建現有和合石的殯葬設施,以及改變粉嶺第48區何家園村一帶,原本用作公屋規劃用途的土地,興建高樓式龕場取代目前沙嶺擬建的龕場。劉國勳補充,何家園位置遠離民居,形同孤島,目前仍處收地階段,有改變規劃空間。若將整個沙嶺殯葬城與何家園的規劃互換,則可做到雙贏局面。
記者 郭增龍 陳家榮
原文刊《星島日報》「每日雜誌」
位處邊境禁區,與深圳羅湖僅數百米之遙的沙嶺,港府原計畫在此興建20萬骨灰龕位,備有10個火化爐、可提供約1.78萬節火化時段的火葬場,以及設有30個禮堂的殯儀館。惟今年初,建制派批評「超級殯葬城」規劃失誤,不符合大灣區發展。特首在今年初曾稱「叫停項目影響很大」,無意改變計畫,最終在本月初改口,只保留20萬骨灰龕位,並表示殯儀館已毋須興建,火葬場則可通過科技或其他方法解決需求。
未來20年死亡人數料增至75000
然而,多名殯儀業界均向本報指出,本港人口持續老化,難以理解如何不加建火葬場之下,應付未來龐大需求。翻查政府就殯葬城項目的工程簡介,文件指出目前本港共有32個火化爐,每年可提供近5.3萬節火化時段,惟文件估計,未來20年每年平均死亡人數將增至6萬人,火化宗數約5.7萬宗,加上現有火化爐須定時進行重置工程,預計在2023年至2026年、2033年至2038年間,會出現火化時段不足情況。
以上數據屬早期的估算,若根據統計處去年出版的《香港人口推算2020—2069》為基準,火葬設施在未來20年的不足情況更為嚴重。該報告估計本港在2030年每年死亡人數為5.98萬人,如當中9成半需要火化,火化宗數將近5.7萬宗;至2040年每年死亡人數將增至7.55萬人,火化宗數約7.1萬宗,可預計未來火葬場使用率將會爆滿。
年僅5.3萬節火化時段不敷應用
忠誠殯儀負責人陳先生表示,官方文件雖指每年有近5.3萬節火化時段,即平均每日有約145個時段提供,惟數據只是現有系統的最高運作量,基於不同的運作原因,目前本港平均每日實際可提供的時段不足130個。他相信,日後遺體火化的等候時間,將會比目前約一至兩個星期更長。殯儀業商會永遠會長吳耀棠知悉,和合石火葬場正加建兩個新火化爐,預計在2023年投入服務,但增加規模比沙嶺原定10個火化爐少,難以應付未來需求。
不過,更令吳耀棠擔心的,是沙嶺一旦未能加建設施,日後要再覓選址,將難上加難,「沙嶺前後討論了10年才開始工程,在『超級殯葬城』出現之前,政府也討論過在屯門曾嘴增加火葬場,最後因為居民反對叫停,以後怎樣尋找地方加建?香港哪裏會有無人居住的地方安置這些設施?」
未來覓地更難 新發展區應預留規劃
吳耀棠認為,港府既然有意發展「北部都會區」,並預計將有超過200萬人口,無理由不在區內安排殯儀設施。他續說,只要為殯儀設施增加屏障式設計,即可減低附近居民的不安感,批評政府太早放棄計畫。
各界關注骨灰龕法案大聯盟召集人謝世傑亦認同,沙嶺殯葬城討論至今已逾10年,如今將火葬場及殯儀館撤走有點可惜,質疑政府為何「跪低」。他引述《香港2030+》報告內容稱,未來需要逾75公頃土地用作龕位,認為未來新發展區應預留土地作相應規劃。
對於政府收回在沙嶺興建火葬場及殯儀館的決定,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克勤表示歡迎,惟對保留興建靈灰安置所感失望。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補充指,他們認同興建殯葬城的需要,但前提是「哪裏建、如何建」。
倡擴建和合石 改變何家園用途
陳克勤認為,以目前可見的殯葬規劃來看,可滿足骨灰龕位的短期需求。他舉例指,現存屯門曾嘴靈灰安置所可供逾20萬龕位,以年均約5萬人離世計算,該靈灰安置所可應付4至5年的需求,屆時大嶼山小蠔灣骨灰安置所料可建成,並可提供超過3萬龕位,滿足未來需要。
他承認,本港火葬設施不足,正積極檢視在其他地方興建火葬場,或增加現有設施的處理量。陳克勤則提出不興建沙嶺超級殯葬城的替代方案,包括擴建現有和合石的殯葬設施,以及改變粉嶺第48區何家園村一帶,原本用作公屋規劃用途的土地,興建高樓式龕場取代目前沙嶺擬建的龕場。劉國勳補充,何家園位置遠離民居,形同孤島,目前仍處收地階段,有改變規劃空間。若將整個沙嶺殯葬城與何家園的規劃互換,則可做到雙贏局面。
記者 郭增龍 陳家榮
原文刊《星島日報》「每日雜誌」
最Hit
63歲劉德華開足72場演唱會 凍齡不老6大秘訣!長年不喝1飲品 早餐吃這些
2024-12-20 13:09
周杰倫演唱會2025香港站購票攻略!12.21公開發售門票 售票詳情及票價一覽(附連結)
2024-12-18 15:17
梁醒波二女86歲文蘭罕現身!樣貌與爸爸倒模一樣 打扮時髦穿花print上衣精神極佳
2024-12-19 09:00
玉女歌手罹肺腺癌嚇至「靈魂出體」 開刀切除惡性腫瘤:還剩12天
2024-12-20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