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留給下一代美麗海洋 梁美儀瞓身守護生態

港聞
更新時間:04:25 2021-11-29
發佈時間:04:13 2021-11-29

梁美儀,一個半生與海有緣的人,他是近20年本港研究海洋生態的權威,他愛游水、更愛海洋生物,成長後由會考失手到留學外國,甚至回港工作執教都是「見步行步」,自言「好多嘢唔係自己計畫,好似命運安排」。去年命運之神又出手,他當上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終於可以「坐定定,認認真真諗發展計畫」。歷年的研究項目都是由他對海洋的興趣發展而來,現時他主理歷時10年的「聯合國全球性河口污染監察計畫」,這既是興趣所在,更關乎未來人口發展及健康,這位蜘蛛俠迷以電影金句「能力愈強,責任愈大」自勉,希望與大家一起守護海洋。

「細細個暑假成日出海潛水游水,即使同一個海洋,每次景觀都唔同,感覺好神秘,最難忘見到龍蝦一排排,好似拖住手在海底行」。時間回到童年,那時候梁爸爸任職海事處大偈,負責船隻機房維修,梁美儀趁暑假登船跟父親出海,仍記得去過南丫島一帶,海底壯觀場面影響一生。

童年隨父出海見證海洋壯麗

花名「波波教授」的梁美儀近日再次亮相,是為介紹團隊首次在本港水域發現16款底棲蟹的研究。提起海洋,他說不停,「以前海底好多海參、海膽,隨着填海污染過度捕撈、氣候變化,海洋生物少了」、「20年前冬天,海邊好多綠色啡色海藻,這些喜歡凍水的植物在氣候變化下不能生長,現時買少見少」。

教學多年,他研究項目繁多,主要都是從他對海洋生物的興趣發展而來,其實他人生首個研究是在工業學院修讀環境污染學時進行,那年暑假他到沙田污水廠實習,研究重金屬對細菌的影響,結果找到與重金屬鎳有關,讓他知道管理污水有助減少對海洋及魚類的傷害。

他其後到英國完成大學,再回城大讀碩士,曾在漁護署的吉澳研究站以科學方法養魚,「那兩年每日潛水3小時,寓工作於娛樂」,除潛入海底收集魚類糞便樣本,其餘時間落海捉魚,又跟漁民出海,他指當時水質好到鮮魚可即場當魚生食用,又有大群海狼幼魚出沒,亦試過徒手捉沙鯭,還有日本商人來收購章紅魚魚苗。但那年冬天凍死一千多條芝麻斑令他大受挫折,從此學懂兩手準備。

轉研海洋污染盼減低傷害

最初他研究魚類繁殖,但受另一著名海洋生態學者胡紹燊教授啟發,改為研究海洋污染,因為人類繁衍、城市發展,氣候變化已加劇海洋污染,重創魚類生態,人類只能嘗試控制污染,減低傷害。他其後到英國攻讀博士,亦選修海洋環境毒理學,希望做好風險管理,減低傷害。

2002年他回港任教港大,曾研究拖網捕魚對魚類的傷害,至2012年港府打算立法禁止拖網捕魚,他提供之前的數據,之後再參與歷時6年的研究,最終港府於2018年立法禁止拖網捕魚,眼見科研成果最終協助立法保護到魚類海洋,感到欣慰。

遭主婦「挑機」 研蜆吐沙原理揚威

「最鍾意有趣味嘅研究,可以搵到答案。」是波波教授掛在嘴邊的話,他的研究其實由好奇心出發,亦是出於對海洋生物的愛護,可能是身邊平凡事,研究亦未必大型,但解了謎團又有科研成果,甚有得着。例如他試過遭主婦「挑機」:「知不知怎樣令蜆快些吐沙?」他帶着疑問回到實驗室,他估計蜆吐沙與水溫、水的鹽度等有關,於是做實驗證實蜆在低溫及中鹽度,吐沙最快,而放生鏽刀的民間智慧只令蜆嘔吐,最後這研究在國際科學期刊發表,令他自豪。

他又發現本港海域的雌性荔枝螺會出現性畸變,會長出雄性性器官,結果研究發現除因污染物有機錫引致,亦與視黃酸(即維生素A)及其代謝物有關,原來視黃酸除存在於生活污水,亦由海洋微生藻產生,至於吃了這些螺會否影響健康又是另一個題目。

會考8分發憤走出康莊大道

由2002年至2013年的11年,他由助理教授升到教授,2017年更獲頒國際奬項「琵琶湖獎」,以表揚他對世界環境生態科學的貢獻。去年他離開任教18年的香港大學重返城大,當時已是港大生物科學學院副院長。這位海洋生態權威,其實曾經歷會考8分的困境,靠發憤一步一步走出康莊大道,因為青年時代的他嗜好多多,愛打籃球又加入民安隊,會考雖及格但未能升學,之後讀夜校,考入工業學院,出國留學,回港任教,甚至當選十大傑青。他憶述讀夜校時有「釜底抽薪」感覺,因為這位有8個姐姐的獨生子深明家人有期望,加上遇上教生物科的好老師,課餘帶他們行山,啟蒙他對讀書的興趣,終於在工業學院時「考到人生第一次第一」。

早年學業不順利,第一次去英國讀大學亦靠父親退休金及家人資助,現時回看當時是見步行步,事事都無心插柳,曾經歷人生起伏,他坦言喜愛Marvel英雄中,從挫折中成長的蜘蛛俠,現時辦公室除放有女兒照片畫作、海洋生物掛飾擺設,儲物櫃頂的20多個蜘蛛俠模型,便是每日陪伴他工作研究的戰友。

現時他出任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每年管理過千萬元經費及眾多研究,感到「能力愈強,責任愈大」,當中重頭戲是「聯合國全球性河口污染監察計畫」,主要監察經河口排放出來的藥物殘餘物,避免出現超級惡菌。他指,人類對海洋、環境的破壞已夠多,能夠做的是盡量修補,盼留給下一代一個仍然美麗的海洋。

記者 關英傑 攝影 盧江球
原文刊《星島日報》「每日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