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舍護理員外勞配額 擬分階段加碼8000個

星島日報-港聞
更新時間:03:00 2024-06-19
發佈時間:03:00 2024-06-19

  本港院舍人手短缺,政府自去年6月推出「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整體輸入配額上限為7000個。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根據估算,安老業界未來3年額外需要8000名護理員,因此建議分階段額外增加8000個配額,首階段3000個預計在今年8至9月開放申請,之後兩年分別增加3000個及2000個,連同現有配額在3年後合共增加至輸入1.5萬名院舍護理員。當局計劃本月下旬及下月,分別向勞顧會和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交代計劃詳情。
孫玉菡表示,「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7000個配額在首3輪申請已經用盡,有2200個申請因配額不足而被拒。他表示,吸取過去一年經驗,並評估未來3年本港人口老齡化程度、院舍增長、人手流失及空缺等因素,估計要多8000名護理員,才足夠填補院舍的人手需求,連同原有的7000個名額,預計3年後配額增至1.5萬個。
清楚訂明本地勞工比例要求
  他形容輸入外勞護理員刻不容緩,既可紓緩業界人手短缺,亦可分擔本地護理員日益繁重的工作量。當局計劃本月下旬及下月,分別向勞顧會和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交代計劃詳情,期望透過雙管齊下的措施,確保現有和新增院舍在未來3年都有足夠人手。
  孫玉菡引述業界表示,以往人手不足,只能每兩日才為院友洗澡一次,但人手較充足時,可以確保每天為長者洗澡,形容人手是非常現實的問題。他強調當局非常緊張本地勞工,計劃清楚訂明聘請本地勞工和外勞的比例要求,另一方面亦正檢討安老業界的晉升階梯,即使是中年人、學歷不是太高,本地護理員亦有機會晉升至保健員,轉型後工資更高、工種更闊。
  安老服務協會委員李輝表示,增加院舍外勞配額對業界是期待已久的好消息。她表示,8000個新配額分3年內分批使用,「業界必定會用得晒所有配額」,原因是之前7000個配額已經用盡,隨人口老化,未來10年將需要大量的前線護理員,有可能需要不時檢討人力的需求。
  她表示,業界從來不擔心3年新增配額對本地就業帶來競爭,因為香港近年的少子化使年輕人有更多的職業選擇,本地的年輕人應該從事更專業、更高層次、更智能化的護理管理工作。
議員倡「先培訓、後聘請」
  民建聯人力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顏汶羽歡迎政府增加院舍外勞配額。他指出,安老院舍人手短缺問題一直存在,隨着香港人口老化越趨嚴重,對安老服務業需求將越來越大。他提倡將外勞改以「先培訓、後聘請」的形式來港,保證他們在整個受僱期間都能工作,並且一併優化聘請及培訓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