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轉窮遊生態 景點吸引仍關鍵

社論
更新時間:03:00 2024-06-27
發佈時間:03:00 2024-06-27

  香港疫後經濟乏力,雖然訪港旅客大幅回升,但內地旅客潮興窮遊,以致購物和消費不及過往。不過,香港迪士尼樂園日前公布2023財政年度業績讓人眼前一亮,入場人數和收入大增,折射出只要園區有獨特賣點和經營到位,可吸引海內外旅客,甚至讓追求窮遊的內地旅客願意大解慳囊,盡情消費。
開發沉浸式旅遊景點吸客
  截至去年9月底的上個財政年度,香港迪士尼樂園錄得總入場人次為640萬,按年大增87%,跟疫前高峰期的670萬人次僅差30萬;至於收入升至57億元,按年大增156%,雖連續9年虧損,但虧蝕金額卻由前個財政年度21億元大減至3.56億元。由於港府去年2月初恢復全面通關,香港迪士尼實際上只有7個月時間開放予海內外旅客,卻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如此佳績,故未來入場人數仍有上升空間,若以日均2.2萬人次推算,今個財政年度入場總人次有望突破800萬並刷新紀錄,扭虧為盈。
  香港迪士尼疫後業績強勁,一個原因是拜園區有新景點所賜。去年11月開幕的魔雪奇緣主題園區,是迪士尼在眾多樂園中率先於香港推出,正因為暫時是全球獨有,故吸引本港和海內外粉絲紛紛入園遊玩,以致園區人龍處處,當局要實施人流管制。再加上園方推出「星夢光影之旅」,利用大型立體光雕投影技術結合水幕投影、激光、噴泉水柱、火燄、煙花的創新手法,將經典動畫故事片段投影在城堡上,給旅客在視覺和聽覺上有嶄新沉浸式體驗,成功吸引更多人留在園區直至閉園,帶動更多消費。
  去年訪港旅客回升至3400萬人次,當中79%是內地旅客,可是疫後內地旅客的旅遊模式改變,不再血拼購物,而是潮興深度遊和窮遊。窮遊是以最短時間,用有限金錢享受非一般的旅遊體驗,箇中以慳錢為最高原則,全程以打卡為主,以致旅遊業界慨歎疫後旺丁不旺財。然而,內地旅客窮遊並非沒錢,只要有重點目標景點,會事先預留一筆錢在目標地點吃喝玩樂,卻在其他方面壓縮開銷。
  從香港迪士尼業績數字來看,入園的內地旅客和其他旅客分別佔24%和11%,明知港元走強,仍願意前來花錢,令人均消費增長54%,創歷史新高,反映園方營銷手法非常到位,旅客願意買票入場,甚至不惜入住園區酒店一晚,享受沉浸式體驗。以一張一天入園門票需費639元,在園區酒店住一晚至少2200元,一家三口單是住和入園費用至少4117元,若選擇入住魔雪奇緣主題套房便要1.2萬元,加上用膳和購買紀念品,所費不菲,絕非窮遊。
  園方若想維持客流量和收入持續增長,須不時推出獨有新景點或賣點,才能讓旅客一來再來。對迪士尼來說,這完全沒難度,因公司每年製作多齣新動畫,打造新一批動畫角色,只要動畫賣座,便可集中資源投資新園區項目,目前正籌備擴建「漫威」為主題的新園區,一旦園區建成,有望吸引粉絲入場向膾炙人口的經典漫畫英雄朝聖。園方亦可和區內航天城11 SKIES、亞博館、昂坪360景點合作,提升大嶼山旅遊娛樂體驗,發揮協同效應,吸引更多旅客選擇以香港為首選目的地,進一步鞏固香港迪士尼作為本港最具代表性旅遊地標地位。
積極開拓中東東盟新客源
  香港迪士尼亮麗業績對本港旅遊業的最大啟示,內地旅客窮遊並非事實全部,只要抓住旅客所需,提升服務質素,為其提供沉浸式體驗,便可化為機遇,吸引他們消費,而關鍵在於走高質量路線、有獨創性,故業界要發掘更多地區活動,若能配合節日主題,打造新玩法,為旅客帶來新鮮感和新體驗。
  此外,業界除了要鞏固內地客源,也要同時積極開拓新客源,因受地緣政治影響,來自美歐客源增長放緩,故當局有需要加強海外宣傳,尤其將目光放在中東和東盟,因前者屬於高端消費群,後者的中產階級日益壯大,消費力強。若能讓訪港旅客多元化,將有利本港旅遊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