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下令國安調查進口關鍵礦產及衍生產品
發佈時間:03:00 2025-04-17 HKT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二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對進口的加工關鍵礦產及其衍生產品包括半導體晶圓、電動車、智能手機等,展開國家安全調查,為對它們徵收新關稅鋪路。這是美國與全球貿易夥伴貿易爭端的重大升級,並試圖藉此再打擊中國。
為徵收新關稅鋪路
特朗普援引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要求商務部長進行調查,以判定進口加工後的關鍵礦產及其衍生產品對國家安全的影響。行政命令說:「美國對進口的依賴及其供應鏈的脆弱性,提高對國安、防衛準備、物價穩定、經濟繁榮與韌性造成風險的可能性。」
根據行政命令,加工後的關鍵礦產指的是從礦山採出關鍵礦石後,經過處理程序,轉化為金屬、金屬粉末或母合金的關鍵礦產。衍生產品則包括以加工關鍵礦產作為原料的商品,涵蓋半導體晶圓、電動車、電池、智能手機、微處理器、雷達系統、風力發電機與零件,以及先進光學設備等。特朗普下令對關鍵礦產進口展開調查,隨後可能加徵新關稅。
北京本月稍早實施稀土出口限制,反擊特朗普的關稅措施。稀土是由17種元素組成的材料,用於國防、電動車、能源及電子產業,美國僅有一座稀土礦場,其大部分經加工的稀土供應來自中國。除此之外,特朗普政府正在對進口半導體、藥品展開國安調查。
另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朗普政府計劃利用與多國進行的對等關稅談判,施壓它們孤立中國經濟,來換取白宮降低貿易與關稅壁壘。報道指美官員打算趁着與70多國舉行談判的機會,提出若干要求,包括不允許中國通過其領土運輸商品(洗產地),阻止中國公司在其境內設址以避開美國關稅,並避免把中國廉價工業商品吸收進他們的經濟之中。
這個策略的幕後操盤者之一是財政部長貝森特。知情人士說,貝森特6日在佛州海湖莊園的一場會議上提出這個構想,稱讓貿易夥伴作出讓步,可以防堵北京當局與中國企業規避美國關稅、出口管制等各項經濟措施。這些措施用意之一是令中國經濟雪上加霜,二是可逼使北京以更少的籌碼坐上談判桌。由於各國涉及中國經濟的程度不一,美方提出的確切要求也可能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