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大反詐破工廈「迷你KK園」
發佈時間:03:00 2025-04-20 HKT

警方近日展開大型打擊詐騙、網絡罪案及洗黑錢的執法行動,合共拘捕逾500人,涉款逾15億元,其中一個行動破獲位於荃灣工廠大廈內的「迷你KK園」,拘捕11人,揭發該詐騙中心招聘本地年輕人當騙徒,以事業型年輕美女作為「人設」,在網上物色海外為主的受害人,哄騙對方在虛假電商平台開設網店「創業」,並製作虛假流量及大量客戶訂單,令受害人以為生意理想,最終受騙以虛擬貨幣「充值」作為買賣商品的貨款,弄得血本無歸。
財富情報及調查科高級警司呂智豪昨在新聞發布會表示,今年4月7日至17日一連11日,警方刑事部聯同各大總區進行大型執法行動「謀攻」,重點針對干犯詐騙、網絡罪案及相關洗黑錢罪行的犯罪團夥,共拘捕503人,年齡介乎18至80歲,包括333男、170女,大部分是涉嫌「串謀詐騙」、「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及俗稱「洗黑錢」的罪行,當中涉及404宗騙案及科技罪案,涉款15.6億元。
是次行動中,警方搗破位於荃灣某工業大廈約千呎單位的詐騙中心。商業罪案調查科警司馮培基表示,該詐騙集團透過不同渠道招攬本地年輕男女加入,以年輕貌美及事業有成的女性作為他們的「人設」(人物設定),在網上交友媒體或平台物色主要身處海外的受害人,繼而透過話術及發送人工智能(AI)換臉技術製作的虛擬相片或視頻,以贏取受害人信任,達到「洗腦」效果。
賺快錢招年輕人當騙徒
經連日噓寒問暖及炫富之後,馮培基指集團成員以「零風險賺快錢」誘使受害人在虛假電商平台開設網店「創業」,聲稱轉售網店內的商品如電腦設備和電話等能賺取可觀差價,同時為增加電商平台的可信性,會製作虛假流量及大量客戶定單,亦會假扮電商平台客服,要求受害人以虛擬貨幣「充值」,用作購買及轉售平台商品,「當然,網店、買家、店內嘅商品以及定單根本係虛構,受害人亦都唔會攞得返本金,最終創業夢成空,血本無歸。」
馮續稱,人員掌握以上情報深入分析後,本月10日深夜搗破該詐騙中心, 以涉嫌「串謀詐騙」拘捕11人,包括7男4女,年齡介乎20到37歲,部分人有黑社會背景,當中4名被捕人報稱任職侍應及文員,其餘報稱無業。警方於行動中檢獲39部智能電話、5部電腦及一些教學筆記及講稿,並於詐騙中心電腦內檢獲人工智能換臉技術素材,包括美女照片,又檢取值逾200萬元的懷疑犯罪得益,包括名錶及跑車。
筆記教扮旅遊接觸受害人
從內部教學筆記所見,當中詳細說明如何設定人設,以及接觸受害人及洗腦的流程,包括在第一天自我介紹,分享前來當地(受害人所在地)旅遊情況,要求「客人」介紹當地旅遊好地方等,第二天認真了解「客戶」情況,講述準備回去自己國家(在網上搜尋真實飛機航班增加真實性),鋪排準備下次再來旅遊,第三天分享工作狀況,講述以前經營鋪頭倒閉,及後得悉XX網店參與經營,最終「爆單」賺大錢。
搬入逾月 每周料騙百萬
馮培基相信犯案集團營運了一段時間,一個多月前才搬往荃灣工廈單位,初步估算集團每日平均接觸約100名潛在受害人,估計每人損失約5至10萬元,推算集團每星期獲取騙款高達100萬元。警方會與國際刑警及海外執法機構合作聯絡海外受害人,並嘗試識別可能的本地受害人作跟進。他呼籲市民特別是年輕人切勿為賺外快參與詐騙集團活動,否則有機會干犯「欺詐」或「串謀詐騙」罪,面臨最高14年監禁的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