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共1073公務員遭懲處

星島日報-港聞
更新時間:03:05 2025-04-29 HKT
發佈時間:03:05 2025-04-29 HKT

  政府表示絕不姑息違法違規的公務員。立法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會議昨討論有關公務員紀律優化措施,在過去五個財政年度,共有1073名公務員因干犯嚴重不當行為,或被裁定干犯刑事罪行,須接受正式紀律行動和懲處。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舉例,涉及個案包括老師使用「極之不合適」的教材、利用職權預訂體育館場地、向同事動粗、遲到1小時、於超級市場偷取貨物及售賣冒牌手錶等等。
過去五個財政年度,有2080名公務員因干犯性質較輕微的不當行為而須接受簡易紀律行動,須接受正式紀律行動和懲處的人員中,有214人被免職;在2024/25財政年度,有194名公務員須接受正式紀律行動和懲處,當中25人被免職,須接受簡易紀律行動的則有458人。
  選委界議員吳傑莊關注,過去接受懲處的公務員主要涉及甚麼違紀行為。
老師使用「極不合適」教材革職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回應指,有關違紀的行為舉例涉及革職的懲罰方面,有官校老師使用「極之不合適」的教材,對學生學習有負面影響,及嚴重損害教師專業形象,另外有人連續缺勤14天以上,均處以革職懲罰。
  在逼令退休方面,她舉例在體育館任職的一名主管人員,通過部門公務帳戶預訂系統,利用職權替朋友預訂場地;嚴厲譴責方面,有一名在政府場地工作的人員,在值勤期間和另一同事推撞動粗,處以嚴厲譴責加處罰一個月薪金。另有一名公務員因盜竊被刑事起訴,沒有上報部門,並於新冠在家工作期間出庭應訊,涉及擅自缺勤,因此處以譴責,以及處罰四分之一個月薪金。
  她又表示,接獲書面警告會致一年內不可晉升,口頭警告則為半年;有一個司機比原定工作時間遲到1小時,收書面警告;有人在領取政府房屋津貼期間未居住在該單位內,需歸還津貼和利息,收口頭警告。
盜竊被起訴沒上報應訊且缺勤
  在刑事罪行上,她舉例有人員在非辦公時間於超級市場偷取貨物,因盜竊罪成立,處以嚴厲譴責及罰款;亦有公務員在網絡出售假冒名牌手錶,違反商品說明條例,處以譴責加罰款。
  楊何蓓茵表明,在部分情況下,涉事公務員的退休金可被取消、暫停支付或扣減,包括故意隱瞞部分對批予退休金的關鍵事實;為逃避紀律處分程序而退休;如人員在領取退休金時,發現在任職公職期間干犯刑事罪行,而該罪行為行政長官核證為對香港造成嚴重損害,或令人對公職服務大失信心。
  工聯會梁子穎建議局方只處理具名投訴,因有公務員反映,部分匿名投訴屬於誣告、製造混亂,希望有公平公正機制並優化上訴機制。楊何蓓茵解釋,過往有從匿名投訴中成功查證真有其事,如完全要求具名,或會「放生」一些個案,強調局方小心調查,要有事實根據才啟動程序。
  另外,今次建議修訂的《公務人員(管理)命令》、《公務人員(紀律)規例》均屬於行政命令,楊何蓓茵指需要仔細的草擬程序,以及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預計2026年生效。
  民建聯顏汶羽詢問簡化程序後處理時間可快多少,楊何蓓茵表示在正式紀律行動中,不計算調查時間,由通知涉事人員展開紀律聆訊,到徵詢公務員罪行委員會對懲罰的建議,有81%個案可以在9個月內完成;干犯刑事罪行或不需要召開紀律聆訊的個案,平均有96%個案可以在三個月內處理好。她透露,過往有涉事人員沒有合理理由而缺席聆訊,導致需要進行15次聆訊,最終耗時20多個月,相信使用現在簡化程序可以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