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教育|校長專家教路答題思路 瞄準心儀幼稚園 最強面試攻略【594期】
發佈時間:00:00 2021-10-14
2022/23學年的幼稚園入學面試在本月陸續展開,由於新冠疫情漸退,本港不少學校恢復現場面試,少部分網上或錄像面試。今期受訪的瑪歌瑞特國際幼稚園(黃埔)及荃灣聖母幼稚園的校長均認為,現場面試更能直接反映孩子的個人特質,校方也較易觀察親子關係,透過傾談了解家長理念是否與學校辦學理念一致。
《親子王》亦專訪菁陽孩子教室面試課程總監劉穎珊,分別就學童及家長面試三類常見問題作詳細解答,指導家長如何透過日常練習及相處,令孩子保持最佳面試狀態;另就家長三大面試問題提供回答建議及例子,讓家長借鑑;同時向全港七百多所幼稚園發放「2022/23學年幼稚園面試」問卷,截稿前收到近九十所學校回覆(見附圖及https://bit.ly/3uSqnvO),當中包括面試問題舉隅,供家長參考備戰。
幼稚園收生踏入面試階段,相信不少家長擔心孩子於面試時狀況頻出、表現不佳,減低獲取錄的機會。其實「臨急抱佛腳」訓練孩子面試技巧未必最有效,家長平日如何與孩子相處,能在短短三十分鐘至一小時面見時間內反映出來。故平日多給予孩子時間及空間,建立優質的親子時間是通過面試的必勝之道。荃灣聖母幼稚園校長鄭美寶說:「毋須太多準備,放鬆心情、充足休息,就能在面試當日事半功倍。」瑪歌瑞特國際幼稚園(黃埔)校長何詠琳亦表示,若孩子於面試日狀態不佳,家長可與校方商量,再擇日面試,不會一次定生死。
專家剖析 孩子面試三大範疇
菁陽孩子教室面試課程總監劉穎珊就幼稚園入學面試,分別羅列學童及家長面試常見的三個提問範疇,並為家長提供與孩子在家練習的方法及答題建議;先看看孩子面試的常見問題。
範疇1:自我認識 重主動回答
常見問題:關於自我及家庭;如你叫甚麼名字?住在哪裏?今年幾歲?
注意事項:上述問題看似簡單,學童背熟答案似乎就可應付,但劉穎珊指,孩子當刻願不願意開口是關鍵,「老師提問時,如孩子叫甚麼名字?很多時候孩子的第一反應是望向媽媽,不習慣主動回答老師問題。」她補充,此部分的面試除了考核孩子是否願意主動與老師說話外,校方亦想從回答中觀察孩子咬字是否清晰。
練習建議:除了讓孩子熟讀該類問題的答案外,劉穎珊提醒家長,平日可多放手讓孩子自行回答他人問題。她舉例說,當親戚向孩子發問時,部分家長見過了一會孩子仍未回應,便搶答問題;久而久之,孩子就習慣不回應問題。她表示,相關表現會在面試時體現出來,而這類孩子較為依賴家長,常期待家長替自己回應問題。荃灣聖母幼稚園校長鄭美寶亦認為,家長在日常中不應做孩子的「代言人」,要多給予耐性及時間讓孩子自主嘗試回答大人的問題。
範疇2:學術題目 忌中英夾雜
常見問題:校方利用不同類型的圖片,就顏色、數字、英文字、物件名稱等提問。
注意事項:劉穎珊指出,部分孩子答題時會中英夾雜,「例如第一張(圖片是)蘋果,第二張是橙,當他們不懂以中文表達第三張圖片的意思時,便會用英文回答。」她建議孩子在面試時,老師用甚麼語言提問,便用同一語言回答,盡量減少中英夾雜。此外,有家長或常常使用疊字(俗稱「BB話」)與孩子對話,令其面試時也會使用相關字詞。劉穎珊建議孩子回答老師提問時,盡量不要用「水水」、「包包」、「車車」等字眼,以單字答題較佳。
練習建議:孩子說話方式受家長影響,劉穎珊建議家長在日常溝通中,應減少中英夾雜使用;溫習時,應盡量將中英文科分開,因孩子年紀太小,或無法區別兩種語言。她舉例說:「家長若安排了五天時間溫習,其中三天全日使用英文練習、兩天用中文,至少讓小朋友知道中文與英文的分別。」
劉穎珊又提醒家長,日常應減少使用疊字,孩子能明白單字的意思。「家長陪孩子看書時,可將(書中)物件的全名講出來;在麵包店購買麵包時,盡量使用『麵包』代替『包包』。」
範疇3:遊戲形式 考手眼協調
常見形式:以遊戲形式讓學童砌積木、切玩具蛋糕或水果、穿珠、蓋章、撕貼紙等。
注意事項:很多孩子在面試現場不願意主動參與活動,「例如有孩子在合作唱歌環節,看到身旁的孩子在唱,知道周圍有聲音發出,便想蒙混過關,選擇不唱。」部分孩子的行為則與老師的指令不一致,「例如切玩具水果遊戲,(有孩子)第一反應是用手掰開(玩具),而不是用刀切開,無法完成老師的指令要求,只單純在玩玩具。」
練習建議:劉穎珊表示,若孩子在面試時聽不懂老師指令,便未必能完成老師要求的任務。她建議家長應多陪同孩子練習邏輯思維,嘗試參與不同遊戲。「家長可盡量與孩子多玩不同類型及形狀的積木,如分為動物身體、頭部和尾巴的形狀。面試時老師或會調亂積木位置,小朋友即場回應時,需配合平日訓練的邏輯堆砌(積木)。」她說家長一起練習尤為重要,因為在陪玩過程中,家長可觀察孩子不擅長的地方,針對弱項多作練習。
專家剖析 家長面試三大問題
家長面試方面,劉穎珊表示不少幼稚園會從選校原因、對學校期望及情境處理三方面,了解各個家庭的教育及理念。
常見問題1:為何選擇本校?
答題建議:家長需清楚了解所選學校的辦學理念、教學法及教學模式,亦要知道自己為何喜歡該校,把校方理念結合自身教養方式作答。劉穎珊續稱,無論是拍片、填問卷或現場面試,家長應盡量展示其家庭教導方式與學校一致,並舉出實例,作答內容才具說服力,從而增加孩子獲取錄的機會。
「如果學校採用傳統型教法,家長可表示家中亦以傳統方式教學,欣賞學校與家庭教育一致之餘,更可與老師探討孩子的天賦、(家庭教育)可如何與學校互相配合。」她補充,若心儀學校着重英文教學,家長可稱孩子語言能力較強,能盡快適應學校教學;若孩子的音樂或其他領域天分高,則可表示正在發掘孩子在該範疇的潛力。
常見問題2:對學校有何期望?
答題建議:關於對學校的期望,很多家長在面試時首先回答的是「學校升小派位成績好」、「學校學術水平高」等,劉穎珊認為家長以欣賞角度講述學校培養之學生成績優異的同時,也要談談該校如何能在自理、創意發展、活動方面幫助孩子。
她指幼稚園不只幫助訓練孩子的智力商數,也會訓練孩子的情緒商數(EQ),例如學習是否開心、能否合群等,家長均需要考慮。她建議家長可這樣回應:「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合群,能夠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不同類型的任務,並希望培養孩子聽話、誠實等特質。」劉穎珊稱家長亦可就孩子在校能否學得開心、未來多元發展等方面,與校方探討。
常見問題3:處境問題 觀察家長處理手法
答題建議:不同幼稚園的老師,在面試時都會就教養手法對家長提問。劉穎珊認為這類問題通常最難回答,因為沒有標準答案及不能提前準備,題目背後的意義是,校方想透過家長的回應看出其家庭教育。她說「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如何處理?」為常見問題之一,家長可根據過往經驗回答,分享不同經歷與處境。劉穎珊表示,許多家長或第一次為人父母,建議在孩子發脾氣時,嘗試用不同方法處理,例如孩子能夠控制情緒便給予獎勵、不發脾氣時蓋章記錄等具體方式,面試時便可將實際情況告訴老師,分享嘗試過哪種方法最為有效。
針對此題目例子,她建議家長可回答:「家中設有一個小角落,孩子發脾氣會哭、情緒激動,我們需要給他冷靜的空間,其後再嘗試了解他發脾氣的原因,最後教導正確的做法。」鄭美寶透露,學校會在孩子參與遊戲環節時與家長傾談,若孩子出現不同狀況,如跌倒、與其他學童爭玩具等,會即時觀察家長反應和處理手法。
細節位考核禮儀
劉穎珊提示家長,部分學校在面試結束時,會送一顆糖果給孩子,有些孩子或不記得表示感謝,需要留意。她建議家長日常多與孩子練習運用禮貌用語,如午安、早安、拜拜、多謝等。「很多孩子分不清『唔該』和『謝謝』,家長宜多向孩子解釋,令其習慣這些用語的用法。」另外,她提醒離開學校時,孩子要盡量主動說再見,老師派糖時應講多謝。
瑪歌瑞特國際幼稚園(黃埔) 望學生具探索精神 重培養語文能力
瑪歌瑞特國際幼稚園(黃埔)校長何詠琳表示,學校以瑞吉歐教育理念設計校舍,結合英式校本課程「英式早期教育體系」(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 EYFS),讓孩子在自然中探索。
拍片圍繞生活 呈現最真實一面
何詠琳透露,該校只設一輪面試,但有兩種形式,一是拍片,二是現場面試。她表示,拍片形式供身處外地的家庭採用,希望在港家庭能到校面試。她稱校方會設定一些影片範疇供家長選擇,主要圍繞日常生活,如一家人一起聽音樂、吃飯、閱讀等活動或學習片段,「簡單的生活片段便足夠,毋須特意租借音樂室、派對房間拍攝。」
隨着拍片風氣盛行,不少家長會精心剪輯短片,以呈現孩子最好的一面。何詠琳透露,部分家長提交的片段中,孩子的動作不夠自然,像在扮演某個角色完成任務,例如積木疊至某個數目家長便喊停,刻意減少展現孩子的童真,效果反而不太理想。「我們希望看到孩子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最自然流露的一面,並透過影片看見孩子的創意及社交能力,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與家長的互動已能夠反映(這些特質)。」
任孩子自行發揮
何詠琳稱該校將於十月及十一月分別舉行兩日面試,現場面試以孩子參與遊戲活動為主,過程中校方會與家長傾談,目的是觀察孩子最真實一面,老師亦能透過該環節了解孩子。她透露,面試時老師會準備幾份教具,供孩子自行選擇,希望家長盡量少介入。她指出,部分家長在過程中或會替孩子作選擇,例如孩子選擇了某份教具,家長卻要求他選用較擅長使用的教具;在疊積木環節,更有家長因害怕成果不好,積木稍為傾斜時就「出手」整理。何詠琳表示,上述情況均毋須家長作出任何干預,「我們主要看孩子當下的反應及動機,同時透過觀察家長的表現,知道其對學校的信任程度,以及家庭教育是否與學校理念一致。」她建議家長在面試過程中,不要抹殺孩子的創意,多與老師一起觀察孩子的表現,少干預活動或作出補救。
注重孩子探索精神
該校主張探究式學習,期望激發學童的學習動機,培養其探索精神。何詠琳說:「孩子能否自行投入玩耍、是否主動探究不同新事物是我們所關心的,這類(指主動投入)孩子也比較適合就讀本校。」她續稱,若在面試過程中,孩子表現太怕生或情緒不穩,校方亦會與家長探討原因,如家長在事前提出太多規範及過度提醒紀律,或影響孩子當日心情及表現。她說過往參與面試的孩子,只要家長放手讓他們探索,孩子幾乎都會不見蹤影,因校內設施豐富,吸引孩子玩耍。
培養語言能力 增國際生交流
除了探究精神,該校更注重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何詠琳稱該校學生在小一面試的表現深受名校喜愛,「這裏的孩子可流利使用兩文三語,到升小面試時,面對校長、老師亦能自信表達(自己)。」
何詠琳續說,全校師生共有二十六個國籍,班主任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語言環境理想。「孩子上課時同桌的同學或來自日本、排隊排在後面的或是韓國小朋友,整個語言環境令孩子覺得講英文是理所當然的事。」她表示,孩子學習語言不單是滿足科目要求,更以可隨時溝通為目的。
荃灣聖母幼稚園 觀察家庭關係 遊戲培養善心
荃灣聖母幼稚園設一輪面試,主張孩子在無壓力、愉快的氛圍中接受評估,亦有家長孩子一起參與的遊戲環節,校方從中觀察親子關係。
期待孩子保持天真
該校校長鄭美寶說,學校同時取錄華語及非華語學生,沒有特定限制,只是上下午班只有共九十個學額,恐難盡收所有報讀學生。她透露,該校主要根據就近入學、計分制(如父母是否為校友、有否相同宗教信仰等)等準則收生,建議家長在面試前,毋須為孩子作過多準備,校方希望在面試當日見到孩子最天真一面。「鼓勵家長不要給孩子和自己太大壓力,面試當天放鬆心情,以帶孩子來遊玩的心態面試,會事半功倍。」
至於怎樣的孩子適合入讀該校,鄭美寶笑言:「就是一個孩子囉。」她補充,該校想取錄天真的孩子,不需要接受過任何訓練,或在家已學完所有知識。她稱學校的理念是希望孩子在入讀三年後能有所改變,「無論是品德、知識、與人相處的能力,都能在本校學到。」該校主任莊麗珍看着學生一年一年地進步,由最初每天哭着上學到後來積極參與活動、獨立自信地演講、懂得照顧低年級孩子等。
着重觀察親子關係
該校十分注重親子關係,鄭美寶表示現代人工作忙碌,學校在面試日希望透過與家長傾談,了解其親子相處時間的多寡。莊麗珍指出,面試分為孩子單獨遊戲及親子共同遊戲兩部分;在孩子玩遊戲期間,學校會與家長談談日常時間分配及親子活動。鄭美寶透露,當孩子獨自參與滑梯、平衡木等活動時,老師會觀察他們如何與其他孩子相處;若孩子出現爭執時,亦會觀察家長的處理手法,例如是幫孩子搶奪玩具,還是教導他要懂得分享及輪候。
親子遊戲環節涉及多種項目,鄭美寶及莊麗珍均表示,透過這些環節,如語言遊戲、律動、聽故事等,足以反映家長與孩子的相處模式。莊麗珍說面試當日有孩子與家長一起律動的環節,目的是令他們放鬆心情,校方亦能在過程中觀察孩子的協調能力及家長的投入程度,「部分家長會覺得很尷尬,認為大家都在看着他們。其實與孩子在一起,家長要放開自己,與孩子共同享受這個時刻。」
從遊戲玩樂學道理
該校主張寓教於樂,運用遊戲讓孩子學習不同理念及價值觀,故課程設有多項活動及遊戲環節,讓學生從玩樂中學習道理,例如透過「模擬照顧嬰兒」的主題活動,令學童換位思考家長的辛勞。莊麗珍解釋,此過程將抽象的「辛苦」概念具體化,讓孩子體驗家長日常的勞苦;學校又透過「農夫」相關主題活動,令學生了解糧食背後的種植過程,並明白有平日接觸不到的人正在默默耕耘為大家提供糧食。她表示,中小學生需要在各方面表現優異,才獲更多機會展現自己,而在幼稚園階段,每個人都是主角,該校師生會一起設計主題遊戲,再透過遊戲賦權給孩子,讓他們在過程中學習邏輯思維及與人相處。
文:程嘉瑜 圖:黃頌偉、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