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破「毒油漆」「飛機豬」運毒案 拘4男女檢K仔可卡因市值7600萬元
發佈時間:15:29 2025-02-19 HKT

警方毒品調查科日前成功鎖定兩個本地販毒集團,從外地引入毒品,分別以「毒油漆」及「飛機豬」不同手法企圖散貨。警方先搗破兩個位於荃灣的毒品儲存倉,檢獲收藏於油漆罐內的137.2公斤氯胺酮(俗稱K仔),再在機場截獲一對由外地返港男女,在其攜帶的毛公仔內檢獲15.1公斤可卡因,兩宗案件共拘捕3男1女,行動中合共檢獲市值約7600萬港元毒品。
毒品調查科高級督察陳裕詠講述案情時表示,前日(17日),針對同一販毒集團操控,兩個分別位於荃灣兩幢工業大廈的毒品貯存倉庫,該科進行反毒品行動。行動中,成功搗破兩個毒品儲存倉,在倉內一共發現245箱內含1470罐報稱為油漆的貨物。
經仔細檢查後,發現毒販將一包包懷疑氯胺酮收藏在油漆罐內。經檢驗後,警方一共檢獲137.2公斤懷疑氯胺酮。警方更於單位內以「販運毒品」罪拘捕一名48歲姓林本地男子,他當時正在拆貨。調查相信林男收取數萬元報酬被招攬來搬運這批「毒油漆」。
同日探員再突擊搜查葵涌一個住宅單位,並成功拘捕一名姓黃30歲男子。初步相信黃男擔當操控者角色,負責管理兩個毒品儲存倉,並控制林男販毒,安排他到毒品倉庫接收「毒油漆」,並指使他於毒品儲存倉內取出收藏於油漆罐內的懷疑氯胺酮,完成分拆毒品,再將毒品由大儲存倉運去細儲存倉等待進一步在毒品市場出售。警方隨即以「販運毒品」罪拘捕黃男。
今次行動中檢取一批原本收藏於1000多個油漆罐內的氯胺酮,相信販毒集團費盡心思,將該批共重137.2公斤懷疑氯胺酮,隱藏在一箱箱油漆貨物內, 試圖以強烈油漆味掩蓋毒品氣味,並透過合法貨運途徑,魚目混珠,將毒品從外地運入本港,最終流入市區的倉庫。
是次行動相信已經成功搗截一個販毒集團將大批毒品流入香港市場。被捕兩名男子已被落案控告一項「販運危險藥物」罪,案件將於明日(20日)上午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此外,毒品調查科人員聯同海關,昨日(18日)於香港國際機場執行一個反毒品行動,行動中拘捕一名52歲及53歲的本地男子及本地女子,並檢獲約15.1公斤可卡因,市值約1100萬港元。該對男女相信收取數萬元報酬,又貪圖「免費旅遊」,被招攬到外國接收毒品後,再乘航機返港將毒品帶入本港,俗稱「飛機豬」的販毒模式。
高級督察何灝庭講述案情時指出,警方經深入調查,相信有販毒集團最近利用遊客販運危險藥物,並經香港國際機場進入本港。毒品調查科人員昨晚約10時,聯同海關人員,截查兩名剛剛從卡塔爾多哈飛抵香港的本地男女,經過搜查後,發現他們的隨身行李篋內有共6隻毛公仔以及一些衣物。經過進一步搜查,人員發現毛公仔內,藏有687粒圓形膠囊,膠囊內總共有15.1公斤可卡因。
人員以「販運危險藥物」罪拘捕姓盧(52歲)男子及姓陳(53歲)本地女子。兩人均報稱無業,互相認識,二人收取數萬元報酬將毒品運入本港。二人稍後將被暫控以上罪名,並於明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毒品調查科署理警司蔣家駿稱,警方留意到販毒集團利誘不同人士,擔當不同角色,以細微分工,包括租用單位儲存毒品、運送毒品、及從不同倉庫轉移毒品、招聘成員到外國以螞蟻搬家方式運送毒品。一切安排企圖想切割開每個集團成員的參與,意圖增加執法難度。販毒集團亦刻意同時租用大大小小,不同地方及單位,將大量毒品分批儲存, 希望掩人耳目,同時分散風險,伺機逐步逐步地出售毒品。警方會繼續以情報主導方式,致力打擊販毒集團。
蔣家駿同時呼籲業主如發現有人急於租用單位,甚至即日起租入住,就要多加留意其背景、租用單位的目的,以免單位物業被不法分子利用。另外,俗稱「飛機豬」案件,警方呼籲市民切勿貪小便宜,聽到有免費旅行團,心存僥倖,協助販毒集團將毒品偷運來港;又或因欠債、需要搵快錢等而甘願成為販毒集團的運毒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