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學理財由利是錢做起!5大錦囊善用金錢:「財分3份」+ 定儲蓄目標
發佈時間:15:08 2023-01-29
尚未到正月十五,仍是拜年逗利是時!傳統利是錢都會「收歸國有」,但其實這已不合時宜,倒不如趁着農曆新年,開啟小朋友學理財的第一步,讓他們學識「需要」定「想要」的分別,從小學懂儲蓄的重要性,也可以提升財務智商(FQ),不用擔心長大後會亂用金錢,趁機培養正確的金錢觀。投委會就有以下5大錦囊與一眾家長分享,還有網上小遊戲及工作紙,適合不同年齡的小朋友,即刻與小朋友齊齊玩齊齊學習。
5大錦囊親子理財 小朋友學理財第一步
利是是長輩們對小朋友的愛與祝福,家長不妨將部分利是錢交給小朋友,從旁協助及教導,引導他們負責任地運用金錢,也可培養正確的金錢觀,有助提升財務智商 (FQ),是親子理財的好機會。
小朋友理財錦囊一:賀年遊戲學理財
透過小遊戲,能深入淺出地提升學習理財的興趣。投委會設計了一些網上理財遊戲,讓他們挑戰不同的賀年理財任務。遊戲分有兩個程度,一個給6至8歲的小朋友,另一個適合9至11歲,遊戲有3個任務,第一個要小朋友入正確金額的利是,第二個要他們快而準計算全盒小食價錢,可認識香港貨幣的面值種類,另一個遊戲要小朋友接賀年「需要」大禮,讓他們分清「需要」及「想要」。完成遊戲後可以得到「利是錢」(分數),可以用來製作個人電子揮春。
點擊圖片瀏覽網上遊戲「錢家賀年三件事」:
小朋友理財錦囊二:拆利是認識真實貨幣
家長與小朋友一同拆利是,讓他們透過真實的鈔票認識香港貨幣。在這個電子貨幣盛行的年代,小朋友每天最常接觸「八達通」,只懂得「嘟」而較少機會接觸現金,特別是幼童對貨幣的種類、顏色或形狀等未必清楚,甚至會混淆「多錢」或「少錢」的觀念,例如以為2張20元鈔票是「多錢」過1張100元鈔票。年齡較大的小朋友,家長可講解不同面額貨幣的特徵,學習點算不同面額的貨幣,及香港貨幣的演變過程。在拆利是時,家長也可趁機提醒小朋友利是的金額並不重要,利是背後意義是長輩對自己的祝福和愛,要學會感恩。
小朋友理財錦囊三:學習分配利是錢
小朋友長大後始終要自己管理財政,家長與其「斬腳趾避沙蟲」收起利是錢以防他們亂花錢,倒不如借新年這個好機會,將部分利是錢交給子女,金額多少並不是最重要,最重要讓他們有「真錢」在手,學習按「財分三份」原則,將利是錢分為儲蓄、分享、消費三個部分,訓練制定預算的習慣。
投委會「利是錢計算機」專為小朋友而設,步驟簡單易用。小朋友可先輸入收到幾多利是錢,以及打算儲蓄的金額,然後按預設的開支項目分配餘下利是錢作購物、學習及捐款之用。在輸入金額後,計算機會、計算盈餘,小朋友就會知道利是錢能否應付計劃的開支。
小朋友理財錦囊四:學習靠儲蓄達成目標
理財儲蓄對小朋友來說,概念較為抽象,如家長以進修等長期儲蓄目標引導他們訂立儲蓄習慣,目標未免太遙遠,有可能令小朋友失去儲蓄的動力。家長們不妨貼地點,讓子女由想買的東西,如玩具或零食等小目標開始,訂立儲蓄期限,鼓勵他們持之以恆去達到目的。
而較年長的小朋友,家長則可灌輸「複息效應」及累積財富的概念。如帶子女到銀行開立儲蓄戶口,把錢存入戶口,令小朋友明白存款到銀行可收取利息,鉲讓他們知道,父母是與他們一起管理財富,而不是沒收他們的利是錢。
小朋友理財錦囊五:以身作則尊重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他們處理金錢和對物質的態度,對子女影響甚深。早前投委會曾向約一千名高小學生進行有關金錢管理的問卷調查,當中反映父母(77%)是受訪小學生學習理財的主要渠道。所以父母應以身作則,減少衝動消費,做個好榜樣,身體力行做善事,鼓勵小朋友在利是錢中,撥出部分作為捐款,藉此培養子女的同理心。同時,要給予子女尊重與信任,既然讓他們自主學習運用利是錢,也要應尊重他們的選擇。
圖片來源: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