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球風波︱美國戰略專家:中國攻心戰術 測試美民眾恐慌反應
發佈時間:11:05 2023-02-09
美國擊落中國高空氣球鬧得沸沸揚揚,這場「隱形戰機發射飛彈擊殺高空氣球」的大戲在全球引起熱烈討論。有美國戰略專家認為,這顆中國氣球並非用來偵察軍事設施或收集情報的裝置,而只是個測試美國人對外來事務入侵做何反應,也是中國稱之為「三戰」的非武力攻心作戰項目之一。選擇用氣球對美國進行「三戰」並非偶然,歷史上美國民眾對天空的氣球特別容易恐慌,就像遇到飛碟一樣,這可能是美國社會特有的弱點。
美國學者:氣球是中國對美國的攻心戰
白宮:中國「監視」氣球已在全球5大洲上空運行
氣球風波|美國防部:魏鳳和拒與奧斯汀通話
氣球風波│中國駐美國使館向美國務院和白宮提出交涉
氣球風波︱拜登:擊落氣球不會削弱中美關係 白宮:布林肯適時再安排訪華
氣球風波|美軍發射導彈擊落 外交部向美駐華使館提出嚴正交涉
美國知名戰略學家、海軍戰爭學院海事戰略講座教授霍姆斯(James Holmes)博士撰文分析稱,被F-22 猛禽戰機擊落的中國氣球可能不是氣象氣球,也不是間諜氣球,而是個測試用的氣球。它是中國對美國進行「三戰」(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的試驗工具。當然,氣球有可能同時也收集了地面上的軍事活動與相關情報,但這些都只是附加的收穫,畢竟它收集情報的效果沒有間諜衛星來得好。
霍姆斯說,如果判斷沒錯的話,北京在北美上空放氣球的主因是想了解它會引起美國政府、軍方以及人民什麼樣的反應。從後來在媒體和社交網路上引起的軒然大波來看,也的確就是這麼回事。這個中國氣球的主要任務是利用對美國人心理學的了解來加強其「三戰」策略,以法律、媒體和心理手段來塑造有利於自己的政治和戰略環境。
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顯示,「三戰」是現代戰爭中交戰雙方在資訊領域的對抗,是資訊化戰爭特點。針對敵軍、政府要員及民眾的思想和心理,採取輿論造勢、心理攻擊、法律鬥爭等作戰行動,配合武力以消磨和摧毀敵方抵抗意志,鼓舞己方民心士氣,用最小的代價達成戰爭目的。
霍姆斯表示,假設你是北京,要設計戰略和戰術來威懾或脅迫你的主要對手美國,你就需要找出對手對外部刺激的反應。可能用一些看來甚至有點滑稽的事情─比如在眾目睽睽之下將比飛機小得多的飛行器送入美國領空─然後再衡量他們的反應。如果他們對不構成直接威脅的入侵反應過度,你就知道可以通過闖入美國人眼前來觸動敏感神經。一般美國人對共軍建造能殺死大量美軍的武器漠不關心,因為感受不到,畢竟「眼不見,心不煩」。但是一旦有航空裝置進入美國人看得見的領空,他們會立即驚呼:「我的天啊!」
因此,霍姆斯認為,美國民眾親眼見到氣球事件對中國來說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如果你有辦法讓對方的人民感受恐懼,就能說服他們的總統按你意思行事。北京這麼做有個原因,可能是根本就懷疑以武力威懾西太平洋美軍改變不了華盛頓的戰略。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