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觀察:「盧比奧」改名「魯比奧」 無關解套制裁
發佈時間:08:00 2025-01-23
被視為「反華議員」的魯比奧(Marco Rubio)擔任美國國務卿。有媒體發現,2020年他被中國外交部列入制裁名單,譯名為「盧比奧」,如今外交部官網改為「魯比奧」,因此猜測是中方對制裁「盧比奧」解套,也有一些網民嘲諷這是「改名免制裁」。
新華社早就用「魯比奧」
稍有政治常識的都會判斷,作為泱泱大國不可能搞這種掩耳盜鈴的鬧劇,成為國際大笑話。況且,制裁的就是Marco Rubio,不可能換個譯名就能避免,正如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昨天回應:「我想更重要的是他英文名字」。
相關新聞﹕美卿「盧比奧」變「魯比奧」避制裁? 外交部:更重要的是他英文名字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針對全國的外文譯名很不統一,周恩來總理指示﹕「譯名要歸口新華社」。翻查新華社的報道,早在2015年已開始用「魯比奧」這譯名,2020年5月19日,新華社也有一篇「魯比奧將出任美國會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代理主席」的報道。
周恩來﹕譯名要歸口新華社
新華社譯名室有一套對應規則,Ru一般對應「魯」,Lu對應「盧」。以前魯比奧只是一名參議員,譯名不統一無關痛癢,如今貴為國務卿,必須規範,新華社是權威機構,外交部因此幫其「改名」。
魯比奧素以強硬反華立場著稱,曾在涉疆、涉港、涉台問題上持極端態度。在前天外交部的記者會,有美國記者提問,中方是否考慮解除對魯比奧制裁?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回答:「中方將堅定維護國家利益,同時中美兩國高層級官員有必要以適當方式保持接觸。」
不訪華也可以通電話
郭嘉昆雖未正面回答,但顯然留有餘地。那麼,什麼是「適當方式保持接觸」?被制裁人員通常會被禁止入境內地和香港、澳門,魯比奧雖然沒有解除制裁,但可以與外長王毅通電話,在國際場合也不排除可以安排兩人會晤。
魯比奧無疑是「反華急先鋒」,他可能影響特朗普,但必須效忠特朗普,執行其對華路線。他在聽證會指責中國「通過撒謊、欺騙、駭客和盜竊獲得了全球超級大國的地位」,但承認中國太重要了,美國將不得不與中國打交道;他將俄羅斯、朝鮮和伊朗並列為「野蠻國家」,但沒有給中國貼上這個標籤。
紀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