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拆局:越南陷尷尬之境 如何「左右逢源」中美成關鍵
發佈時間:08:00 2025-04-14 HKT

「越南現在正處於一個比較尷尬的局面,」特朗普關稅大棒之下,從「中國加一」策略承接大量由中國轉向海外產業鏈的越南,是受衝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江雨對《星島》指出,美國有可能要求越南交「投名狀」,對來自中國的原材料和中間產品徵收高關稅。
王江雨:任何選擇都會導致「翻車」
美國向全球發動關稅戰,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日啟程訪問越南。路透社早前報道,為避免美國徵收懲罰性關稅,越南準備嚴格管控經過本國領土運往美國的中國貨物,並將加強管制輸往中國的敏感產品。
相關新聞:關稅戰︱商務部回應美方豁免部分產品:「修正錯誤做法的一小步」
王江雨認為,越南恐將面對做任何選擇都會導致「翻車」性質的悖論:一方面,離開中國的供應鏈,越南目前的出口優勢馬上消減,重建要好幾年時間,還不一定能成;另一方面,中國也是越南農產品的大市場,是關鍵產品來源地,越南經不起中國的貿易報復。可是如果不拋開中國,越南又恐被美國施加高關稅。
所謂「中國加一」,是一種商業戰略,即避免只在中國投資,將部分業務轉到其他國家。
把眾多小國放在磨盤上煎熬
新加坡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陳波同樣向《星島》分析,相較其他東南亞國家,越南當前在中美博弈間承受的平衡壓力尤為顯著,因為其吸收了來自中國最多的產業投資,同中國的貿易往來甚為緊密,同時美國又是其主要銷售市場,「因此越南肯定希望同中國保持合作共贏,而面臨美國壓力,又不得不有所反應,做出姿態。」
陳波指出,正如越南提出的「竹子外交」政策,即「不管風再大,只能把我推向一個方向,風稍停下,我又回到中間」,相信其會努力在中美兩邊壓力下維持平衡,不會倒向任何一方。
「中美兩強博弈之下,很多小國不希望『選邊站』,」王江雨進一步指出,如果中美可以通過對話建立相對穩定的利益平衡,他們就會在這個平衡的局面下,尋找自己生存的空間;但如果一方不留任何空間,那他們勢必要選一邊。他認為,特朗普帶領美國如此做,就是把眾多小國放在磨盤上煎熬。
駐京記者楊浚源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