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年華上演精彩節目示範非遺技藝 中華文化節全城矚目展開

藝術資訊
更新時間:11:15 2024-06-20
發佈時間:11:15 2024-06-20

康文署於6月9日為首屆「中華文化節」舉行《多彩華藝》嘉年華,不僅為市民預演多個精彩演出,並帶來一系列富中華文化及端午節特色的文化攤位活動,令「中華文化節」成為全城矚目焦點,6月至9月期間一連串頂級表演節目,絕對叫人期待。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出席嘉年華啟動儀式時表示,舉辦中華文化節是希望向香港居民、世界各地藝術文化的愛好者及旅客,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及多元特色。而藉著不同類型的推廣活動,可拉近文化藝術與市民日常生活的距離,提升市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及興趣,從而增強文化自豪感,創造優質文化價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及創新性發展。

楊潤雄局長(左)十分支持非遺文化藝術,希望向市民展示中華文化色彩。
楊潤雄局長(左)十分支持非遺文化藝術,希望向市民展示中華文化色彩。

演出營造傳統文化氛圍

嘉年華當日分別演出北京歌劇舞劇院的舞劇《五星出東方》的精華選段《燈舞》和《錦繡》,曼妙的舞姿充份展現西域風情和融合漢朝美學特色。
緊接演出就由香港知名魔術師譚永銓(Albert)編監的《中華魔法奇藝之旅》選段及本地的著名赤煉鼓樂團分別登場,前者展示了魔術雜技的獨特和巧妙,魔術師亦和現場觀眾有不少互動,反應熱烈。而正式節目演出時將有超過11個人物角色,由香港和內地的魔術師及雜技表演者合作演出,為是次「中華文化節」一大焦點。

《燈舞》展現傳統曼妙舞姿
《燈舞》展現傳統曼妙舞姿


至於越來越受歡迎的鼓樂,赤煉鼓樂團特別表演來自山西絳州具故事性的《牛鬥虎》、《老鼠娶親》和《普天樂》這三段精華片段,率先令人感受到傳統鼓樂藉樂聲說故事的動人之處。是次預演也為6月至9月舉行的「中華文化節」展示了節目的豐富多元,包含劇曲、舞蹈、魔術、音樂、跨媒體演出、電影放映、展覽、講座和大師班等活動,為觀眾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文化體驗。 

赤煉鼓樂團︰「很高興有機會參與『中華文化節』,可以向內地傑出鼓樂藝術團體學習傳統鼓樂,絕對獲益不淺。像今次表演的山西絳州鼓樂極具特色,樂曲充滿故事性,觀賞性極高,希望今次與內地團體合作演奏,能夠展現中國傳統音樂及香港鼓樂的獨特魅力。」
赤煉鼓樂團︰「很高興有機會參與『中華文化節』,可以向內地傑出鼓樂藝術團體學習傳統鼓樂,絕對獲益不淺。像今次表演的山西絳州鼓樂極具特色,樂曲充滿故事性,觀賞性極高,希望今次與內地團體合作演奏,能夠展現中國傳統音樂及香港鼓樂的獨特魅力。」
山西絳州鼓樂富故事性,別具特色。
山西絳州鼓樂富故事性,別具特色。
知名魔術師譚永銓︰「中國魔術以往屬於雜技項目其中一項,但隨著近年魔術受到重視,逐漸演變成融合雜技方向發展,帶來視覺效果更強的魔術雜技表演,因此今次是非常好的機會讓香港人認識。而我亦非常期待由多位香港和內地魔術師攜手合力的演出,相信可為觀眾帶來難忘的體驗。」
知名魔術師譚永銓︰「中國魔術以往屬於雜技項目其中一項,但隨著近年魔術受到重視,逐漸演變成融合雜技方向發展,帶來視覺效果更強的魔術雜技表演,因此今次是非常好的機會讓香港人認識。而我亦非常期待由多位香港和內地魔術師攜手合力的演出,相信可為觀眾帶來難忘的體驗。」
融合魔術和雜技,帶來新視覺效果。
融合魔術和雜技,帶來新視覺效果。

非遺工作坊 體現傳承精神

康文署於嘉年華請來多位非遺技藝名師如資深粵劇頭飾製作人周燕雲女士、中式剪紙師傅李云俠女士、粵東磁廠第三代傳人廣彩彩瓷葉正嬌女士(曹太)等,親身到現場設置攤位,讓市民有機會參與和感受非遺項目,並近距離接觸這些珍貴的傳統文化藝術。

粵東磁廠第三代承傳人葉正嬌女士(曹太)
粵東磁廠第三代承傳人葉正嬌女士(曹太)
資深粵劇頭飾製作人周燕雲女士
資深粵劇頭飾製作人周燕雲女士

 

中式剪紙師傅李云俠女士
中式剪紙師傅李云俠女士

名師們不約而同稱,很高興能夠將傳統非遺文化展示予市民欣賞,同時有機會讓年輕一代參與工作坊,親身體驗中國傳統技藝,對小朋友及其家長均是一次絕佳的傳承機會,冀更多香港人對中華文化感到興趣,而舉辦「中華文化節」可令更多人關注,以及有機會從不同角度感受傳統中華文化的動人魅力。

中華文化節
查詢:2268 7321 / 2268 7323 / 2268 7325 
網上購票:www.urbtix.hk 
票熱線:3166 1100 
網址:www.ccf.go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