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中體藝|塑造心靈和品德之旅
發佈時間:10:30 2024-07-31
香港路德會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馬中)是一所落座於西貢將軍澳的基督教中學,致力營造一個充滿愛和關懷的學習環境,按照聖經真理立場提供優質的全人教育,培育學生在德、智、體、群、美、靈六育的全面發展,使每一位同學成為榮神益人、品學兼優的社會楝樑。
面對近年社會急速發展,即使傳統文代價值受到衝擊,馬中仍堅守「謙」、「愛」、「誠」、「勤」四字校訓,致力培育擁有關「愛」、「誠」信、「謙」遜、「勤」勉這些美好的品質的人才。因此,馬中的教育絕不止於分數和學歷,而是重視學生身、心、靈和品格發展。校方非常重視學生在學業以外的發展,在傳統學科的基礎上,積極融合藝術、音樂、運動等不同領域範疇,藉以此培育學生,應對未來挑戰。
融入生活的藝術
馬中的視覺藝術科旨在培養學生藝藝術的興趣,讓學生發揮創意,故學生在初中時已接受各類藝術創作的訓練,例如繪畫、陶藝、電繪、設計、工藝等等,鼓勵學生把生活經驗、思考、情感融入作品,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表達空間。為了引導學生掌握視覺藝術的基本概念、創作技能和評賞能力,以及希望進一步培養學生跨媒介創作、自學和解難的能力,學生在課堂中將會在教師的引導下,思考日常的觀察,總結自己的看法,運用課堂上所學到的創作知識,透過作品表達出來,並把他們的作品找機會展示給全校的師生,師生在共同分享中,一同欣賞藝術,觸發彼此思維,互相學習和欣賞,幫助彼此建立自信,走出屬於自己的路途。
另一方面,校方希望通過藝術教育讓學生能獲得心靈層面的滿足,並通過欣賞和探討藝術的過程,從而獲得啟發、拓展視野、突破界限、跳出既成的框架,關心生活中的人、事、物,賦予其意義,並加以創新和改造。另一方面,學習包容、接納、多方聆聽、觀察和思考,最終能開啟最重要的能力,也就是豐富心靈。在學生獨一無二的作品中,滲透着他們的個性、思想,以及對美的追求,以達到馬中視覺藝術科的理想宗旨,培養學生成為心靈的感知者、獨立的思考者、社會的承擔者、藝術的創造者。
與此同時,馬中近年新興發展一項擁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傳統的藝術 — 陶藝。在陶藝創作中,學生可以體驗和探索傳統文化元素,並且在傳承中添加創新的意念,更是精神層面的享受。學生在專注於塑造作品的同時,從中放鬆心情、抒發情感,因此陶藝創作亦是一種自我療癒和心靈寄託的方式,讓學生在社會高壓環境下,透過陶藝可成為心靈的出口、精神修養的法門。
音樂是心靈的聲音
除積極發展藝術教育,馬中近年在校長的推動下,音樂發展越來越豐富,其中西方古典音樂有長笛、單簧管、小號、色士風、銅管、敲擊樂;近代音樂有爵士鼓及結他班等。學生可以在課餘時間接受專業導師的訓練,認識樂理,練習演奏,發掘他們的音樂才華。此外,馬中亦在校內搭建舞台,如在校園一角設置Music Café及舉辦歌唱比賽,讓學生有機會展現才華。與此同時,適逢馬中踏入二十五周年之際,學校趁機建立管樂團,特聘請專業的導演及排舞導師,籌備學校原創音樂舞台劇,融合戲劇和音樂,與馬中上下普天同慶。校慶演出過後,學生對舞蹈、表演、戲劇的興趣有所提升,學校亦同步成立舞蹈隊,由排舞導師繼續訓練學生爵士舞及K-Pop等舞蹈技巧。馬中的教學團隊相信,學生在上述的音樂學習、練習、演出的過程中,將可陶醉在「美」的心靈裡,藉此化成自信和分享文化的養分,建構他們勇於嘗試、堅持練習、投入專注的品格。
體育是身心靈的鍛造
談及馬中體育,貴在多元及堅定的信念。一般傳統的體育活動如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乒球、划艇自然不在話下,新興的花式跳繩、攀石、地壺、板球、保齡球、躲避盤、飛鏢及帆船已成為馬中的特色,還有科技與體育的結合創新的室內單車訓練,使用iPad、心跳監察錶等儀器,掌握身體及運動表現的數據,作訓練計劃的參考,制定個人訓練計劃,幫助學生體驗專業化的體育訓練。此外,學校更新增有氧訓練的器材、重量訓練的健身室,讓學生鍛鍊強健體魄,提升運動表現。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言:「如果人們已經忘記了他們在學校裏所學的一切,那麼所留下的就是教育。」他亦曾說過:「學校應該永遠以此為目標:學生離開學校時是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一個專家。」呼籲我們莫要把學生當成工具來灌輸知識,而是讓學生學會如何獨立的思考和工作,他將肯定會找到屬於他的道路。
這位改變人類歷史的科學家,與馬中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我們關注馬中能成為一所「關愛」、「和諧」的校園,我們希望馬中的每項教育,皆重視學生的「心、身、靈」的發展,因這才是人的整體,才是人一生的教育,才能使他「到老也不偏離當行的道」,在神的榮耀中,享受生命、熱愛生命,完成其生命的使命,為世界做出獨一無二的貢獻、作鹽作光。
(教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