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徹查違規店 阻火魔再襲

  有尼泊爾家庭疑在油麻地一幢唐樓慶祝「排燈節」,放於門口的蠟燭燒着雜物,引起火災,釀成七死十一傷慘劇,事件再次令人關注唐樓的火災風險,各部門不能視這宗慘劇為單一個案,必須作跨部門檢討,徹查肇因,提出補救和防禦措施。
  這次火災,其中一個可能肇因,是尼泊爾人按照傳統燃點蠟燭,由門口排放入屋,向神祈福。這習俗在尼泊爾的風險較低,因為當地居住面積較大,但在擠迫的香港,容易變成導火線。經歷這次火災,尼泊爾社群要加強宣傳防火意識,或轉用電蠟燭,保持慶祝習俗之餘,也要提防火警發生。
  除了人為因素外,火災凸顯兩大潛在風險成因,一是肇事住宅單位曾被投訴開辦餐廳,食環署人員曾登門調查,未發現有無牌經營食物業,事件不了了之。火災後,有街坊指餐廳存在多時,當局是否粗疏處事?以後必須引以為戒,對投訴加強覆查,大有必要。另外,根據法例,老舊唐樓須改善防火裝置,如在天台加建水缸,但實況是不少唐樓結構難以承受,改善淪為空談。各部門必須作出補救,例如要求唐樓各樓層的公共地方,必須配備手提滅火筒、沙桶、撲火氈等,提高防火能力,好過要求不能落實的防火基建。
李一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