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我投票故我在

  星期日是立法會選舉投票日,其實有一百個理由不去投票,包括很累、包括投票無用、包括不認識候選人、包括……不想去投票的人總會想出一個理由,正如不載口罩或者不接種疫苗那樣。
  這是完善政制後首場立法會選舉,由於制度設計阻止了激進派入場,大批激進派支持者不會去投票,但溫和派也會認為已成功趕走激進派不用投票了,所以估計投票率會明顯下降。按現有民調推測,投票率介乎23%至30%是合理賽果。
  法國哲學家笛卡兒的哲學命題是「我思故我在」,我借用一下,說「我投票故我在」。在一個以民主神話建構包裝的現代代議政制故事裏,你不去投票,你的意見就不被代表,你就不存在了。
  民主制度源於古希臘。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講過,好人不想去參與統治,因為好人不肯為統治而公開要錢,怕落得受人僱傭的名聲。他也不肯私下從公款裏揩油,怕落得盜賊的名聲。他們既無野心,也就不要求榮譽......但帶來的懲罰中最可怕的部份在於,拒絕參與統治的人,會被更糟糕的人統治。
  你不去投票去選出你相信是有誠意有能力的人,其他人會去選他喜歡的人,你就可能如柏拉圖所言:「被更糟糕的人統治」  
  回歸二十四年香港的政治災難,都是用上民主之名。
  大約二○○九年,在首次反高鐵撥款之時,網上已有很多反撥款的激進言論,有朋友問,這些激進聲音將反高鐵扯上「抗暴」,人數似乎很少,但聲浪很大,他們有代表性嗎?
  我當時說,現在他們人數還比較少,但可以愈做愈大,你不去反對他,他就代表了你。面對激進聲浪,有人不敢出聲,有人跟風仿效,對政治認識得愈少的人,愈容易去跟,認為這樣做很有型有款,最後激進思潮就成為了主流,激進派就變成議會的主導力量,連傳統泛民都「無碇企」。十二年前說的話,最後不幸言中。
  理想很難驅使我們行動,恐懼可以。十多年前開始,激進派散發阿爺是暴政的恐懼,吹噓香港人要搞獨立來抵抗。兩年前還有政府高官和我爭議香港究竟有無港獨思潮時,大學裏已鬧得不可開交,激進學生自命本土,連校內的泛民支持者也要排斥,說他們是「大中華膠」。高官頭腦中的世界,和政治現實完全脫節。對方散發對阿爺恐懼的策略十分成功,毒化了一代青年人的思想。
  如今我也想散發一下恐懼。你不去投票,你仍然是被代表,柏拉圖所說的「被糟糕的人統治」,仍然是政治現實。
  這樣多人參選,總會良莠不齊。投機份子很懂得包裝,會化裝成愛國者、建制派、民主派,去投不同選民之所好。權力欲低的好人,很易被權力欲高的壞人取代,無論那個陣營,都有這種情況。若然選出一班投機的壞人出來參政議政,香港政治會變得多好,也可想而知。
  選舉政治的邏輯是選民用理性思維,選出最好的人出來當代議士,你不去投票,你就不存在,其他聲大的人,就把你取代了。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
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盧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