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激活傳統街市用途 助創業者小試牛刀 | 社論

食環署將於本月就轄下41個公眾街市的攤檔舉行公開競投,攤檔種類涵蓋一切民生所需,由熟食乾貨至服務行業不等。然而隨着市民消費行為改變和網購競爭,傳統街市人流漸減,空置率日增乃是難以逆轉,當局除了可將舊式街市翻新,改善硬件和管理,亦要加入創新元素,吸引市民小本創業,以提升整體出租率。
據統計,目前有6成公眾街市於90年代前落成,環境陳舊,難以吸引新世代聚集和消費,空置情況以港島區較為明顯。雖然近年政府既有硬件改善工程,亦有關閉空置率偏高的地點,並改變為更符合社會效益的用途。但在寸金尺土的環境裏,食環署街市的租金一直較市場略低,而且硬件俱備,只要加入主題元素,或改變原有經營限制,也不失為是實現和孵化創業夢的基地。
如上環皇后街熟食市場去年優化後重開,加入懷舊特色的霓虹燈作配襯,除了更富現代感,用餐環境更為潔淨舒適,因此人流較工程前有所上升。社會不斷改變,街市的用途亦然,只要在現代化的過程裏,不斷檢視街市的行業組合,放寬經營時間和商品類別等限制,甚或發展文創市集等用途,都能吸引創業者小試牛刀,激活傳統街市的活力。
辛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