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交通傷亡意外回升 司機行人同樣有責 | 社論

警方近日展開大型執法行動,在全港各區打擊行人和司機的違規行為,包括亂過馬路、不小心駕駛和超速等行為,以提升市民的道路安全意識。常言說馬路如虎口,交通意外的成因往往是高估自身能力和低估環境風險所致。雖然據統計本港在2014至2023年裏,道路安全有所改善,涉及致命和嚴重意外的數字有顯著跌幅,今年初卻見回升,警方在此時高調介入正合時宜。
在今年首兩個半月,已有23人於交通意外中死亡,其中6人為65歲以上的長者。然而死亡數字上升,不能完全歸咎於行人不負責任的態度。凡是有道路經驗的港人亦體會過,不少司機的駕駛態度急躁和狠辣,絕不禮讓,黄燈在前亦會大腳加油闖過去,務求節省數十秒時間,執輸行頭,又或是分心操控手機等。其實如有專注和禮讓的司機,不少涉及行人的意外未必會發生。
不過要提升整體道路安全,嚴厲的執法行動只能讓市民一時謹慎起來,長遠在交通運輸系統還須有全盤計劃,包括安全和高效的道路設計和過路設施、實施低速行車區域、擴展自動交通執法系統和雷達測速器等應用範圍,同時配合持續的宣傳和教育,加強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意識,才能減少意外發生。
辛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