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園 - 關注受威脅物種 保育自然生態 | 逆瀕行動 - Mission R

來到海洋公園的展館,會發現動物資訊中不時出現一個「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標誌,是甚麼意思?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是規模最大的全球性自然保育組織,成員來自160多個國家的專家、機構及政府。此聯盟編制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評估動植物及真菌的狀況以至保育級別。按絕種風險由低至高排列,這些級別分為「無危」、「近危」、「易危」、「瀕危」、「極危」、「野外滅絕」及「滅絕」,如未夠資訊去評估,則列入「數據缺乏」。易危、瀕危和極危物種統稱為「受威脅」物種。至2023年底,名錄涵蓋的物種有157190種,當中受威脅的約44000種。
該名錄廣獲認同,是保育及教育的強大後盾。海洋公園會參考名錄提及的生態威脅,訂定要提倡的保育行動。名錄反映現時的生物多樣性逐漸流失,因此IUCN及世界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聯合發起名為「Reverse the Red」的全球保育運動,呼籲各界共同逆轉劣勢。此運動啟發本園推出「逆瀕行動 - Mission R」,與大眾攜手拯救物種及其棲息地。
真的有可能逆轉劣勢嗎?大熊貓於1990年被列為瀕危。多年來,海洋公園讓數百萬計訪客認識牠們,與研究所合作,支持多個野生大熊貓計劃。中國政府亦成立自然保護區,進行全國性調查,禁止捕獵,並將圈養大熊貓放歸野外。到2016年,大熊貓的保育級別得到改善,變為易危。這證明教育及科研的重要性,而大眾及政府的參與也是關鍵。大家真的有能力去拯救物種!
除了大熊貓,海洋公園還有極危的鎚頭鯊、瀕危的川金絲猴和易危的南跳岩企鵝。歡迎大家來認識這些珍稀物種,參與保育。
海洋公園
最Hit
48歲花旦相隔廿年再拍TVB劇 保養超好獲讚似食防腐劑 與視后鬥戲令人驚喜
2025-02-21 14:10 HKT
港人劍擊揚威海外 慈善賽或現新世一 參加保良局《KELO.CELL呈獻:慈善劍擊比賽》2025 下一個世一劍手可能就係你
2025-02-22 09:00 HKT
長者自助餐優惠2025|29間星級酒店buffet低至$167/位!逸東/康得思/朗廷 任食龍蝦/生蠔/片皮鴨
2025-02-22 10:00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