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達人 - 建築科技融入教育 人才培育未來可期 | 教學「無間」

  本港近年着重「基建先行」的發展方針,預計2024/25年度相關工程開支將增加近2成,達到每年逾千億港元,成為繼社會福利、衞生及教育之後的第4大公共開支。工程量增加固然長遠有助促進經濟發展,但同時建造業面對人手短缺、成本偏高等挑戰,因此發展及應用創新科技成為了行業的關鍵出路。

  政府去年成立「香港建築科技研究院」,推廣及促進先進建築技術。近年,不少工程已應用數碼科技,如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並積極推廣高效建築方法,如組裝合成建築法(MiC),以提高建築效率和成本效益。多個公營及非政府機構包括房屋委員會、市區重建局等已開始採用或試行MiC,有關項目超過70個。同時,政府亦規定超過3000萬元的工務工程合約必須全面應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統,目前有超過400個項目獲發相關標籤,包括數碼港擴建計劃等,帶領業界將創新科技融入建築項目。

  筆者最近參加了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的創新建築技術中心開幕禮,親身感受科技與教育的融合。中心配備真實比例的工地場景結合數碼工程監督系統,讓同學可以在真實比例的工地場景中學習,熟悉行業的工作程序和標準。以往,同學需要親身到工地學習,現在則可在中心隨時學習相關技能,提升學習效益。

  筆者期望隨着教育設施與業界接軌,能加強建築專業領域畢業生的競爭力,為香港未來基建發展注入新動力。
教達人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