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珊來辭——贏經驗

  執拾累積共15年的物件,亦是首次參與家中大型勞動。
  進行前期的十四天,身體持續發熱、無力。以為得了感冒,並服用相應藥物。奈何病情反覆,姨姨勸說進醫院去。
  有天想起過去數月,減輕情緒病的藥物份量,並回溯到兩年前,重返久違的崗位,拍攝基金會宣傳片。順利完成回家,便湧現相同徵狀,那次還病倒四天不能下牀。最終是聽從醫生指示,服用所需份量的血清素及鎮定劑,人就活了過來。
  這回便依照上述方法,果然藥到病除。難為過去兩個星期,白白吞下不關事的藥!
  有狀況發生是好事的,從中汲取兩大經驗。第一不可有進展就忽視藥物的重要。第二是思想上,看似沒有想法,原來接觸新的事物,身體像投射反應,作出極大的回應。
  一直知道以上情況,沒有得情緒病的人,難以想像、相信,繼而產生誤會,視此為懶惰、懷疑、忽視。而未知得病的人,以為是傷風感冒,遲遲未能對症下藥。久病喪志下,跌進黑暗漩渦。因此寫下以上經驗,希望人們多點體諒、關懷,有需要人士必須找精神科專科醫生診斷。
  還有一點是有關肥胖的爭議,常常看到社會上身心健康的人,指責導致肥胖的唯一原因,就是暴食和懶惰。而我的個人經歷,曾嘗試連續四個月,天天三餐僅喝菜汁,或花上極大氣力在運動上,弄得心力交瘁。
  或許得病的人分泌失調,出現甲狀腺機能低下、難以控制集中力等。以脆弱身心、僅餘的力氣去使勁的拼,反而體重跟付出不成正比,又遭受誤會帶來標籤、責備,令人更加消沉,開啟另一個惡性循環。
  無知與無明,如推人落山崖是沒有兩樣的。
李珊珊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