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解碼——疫情緩和 央行灑錢 短炒零售 長揸樓股收息
本港疫情紓緩,「限聚令」放鬆,惟本港入境限制未取消前,上周借勢起動的餐飲和零售股只宜短炒,見好要識收。同時,疫情現曙光,經濟稍回穩,跌得低殘的REITs、收租及本地地產股可候低買入;特別是地產股,受惠全球「放水」及低息環境,且股息率多達5厘以上,長揸收息風險低。
記者 袁國守 梁宇碩
截止上周五(5月8日),本港連續19日無新增本土感染病例,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受控。有見及此,港府上周二(5月5日)宣佈放寬一系列防疫措施,包括放寬食肆一枱限坐4人增至8人,「限聚令」群組聚集人數上限亦增至8人,新修訂於上周五凌晨開始生效。早前關閉的7類處所,包括遊樂場所、戲院、美容院及酒吧等,亦於上周五重開。可以預見,剛過去的周末起,會有大批市民出外消費,原處寒冬的餐飲和零售業有望回暖。
外圍方面,中美貿易代表上周五早上通話,雙方同意加強宏觀經濟合作,兩國緊張關係降溫,刺激港股造好,恒指收報24230,升249點或1.04%,惟全周累跌413點。
事實上,「限聚令」放寬前,本地餐飲股已偷步走高,例如太興(6811)上周二單日飆逾一成,大家樂(341)炒高近7%,化妝品零售龍頭莎莎(178)亦抽升逾4%。雖隨後回吐,幸至周五再次起動,如莎莎跟隨大市揚升,彈近三個巴仙。
通關後 零售股才受惠
時富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姚浩然認為,疫情緩和率先對本土消費有幫助,餐飲股可博反彈,因為本地飲食業料較之前好,惟行業營運上艱難,非長線增值之選。另外,姚浩然相信,要等通關回復正常,內地來港遊客回升,對零售股才有幫助。
不過,勤豐證券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連敬涵認為,放寬限聚令對餐飲業影響較間接,實質上只有較多大枱的餐飲企業得益,例如稻香(573)擁有較多8人以上大枱,但大家樂和大快活(052)的餐枱,每張本身只容納4人坐,因此不太直接受惠。
至於零售板塊,連敬涵指出,放寬限聚令可能心理上有幫助,賣化妝品的零售商或少許得益,但對珠寶鐘表商戶完全無幫助,因為相關公司收入八九成來自遊客,一天本港入境限制未取消,零售股難看好,即使上周一度反彈亦不應追入。
根據政府統計處最發表的食肆收益及購貨額臨時數字,今年第一季本港食肆總收益價值的臨時估計為217億元,按年下跌31.2%。按食肆類別分析,今年第一季與去年第一季比較,中式餐館的總收益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分別下跌39.6%及40.9%;非中式餐館的總收益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分別下跌29%及29.9%;快餐店的總收益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分別下跌17.1%及18.2%。由此可見,今年首季快餐店受疫情的打擊較小,況且大型連銷快餐店如大家樂,年初至今股價已跌近14%,股息率升至5厘樓上,估值較前吸引,只要市面人流回升,有望藉限聚令稍鬆綁炒多轉。
太地九置 息率吸引
若然零售市道回暖,收租股也有望「翻身」。行業中,太古地產(1972)及九龍倉置業(1997)年初至今累跌約18%及30%,股息率分別升至4.2厘及6.2厘,在低息環境下具一定吸引力。
連敬涵表示,除非本港經濟進一步轉差,失業率再上升,否則零售市道應已見底。他相信,收租股如領展(823)和九置離低不遠,惟短期大升機會微,料於低位徘徊。連敬涵補充,領展料年度首錄淨虧損,可能是多了商鋪結業,且其內地業務或受疫情影響較深。
對於收租板塊,姚浩然認為領展會「好少少」,因為不是依靠旅客消費;反觀,收租股如太地和九置,由於業務屬外向型,關口一日不通將仍受影響。姚浩然直言,港股現呈兩極化,個人寧揀能見度高的板塊包括ATM、物管和醫藥,多於低殘股份。
可是,全球央行「放水」,推量寬政策「印銀紙」並相繼減息,料低息環境持續一段長時間;再者,當疫情過去,經濟回暖,樓盤銷情有望急增,股息率有5至6厘的本地地產股顯得格外吸引。高盛表示,基於本港首季GDP遜於預期(跌8.9%),決定下調本港2020年GDP預測,由原來按年跌1.9%,下調至按年跌5.2%,但料本港今年下半年GDP將呈反彈。
連敬涵認為,以收息的角度看,如同內銀股,持有本地地產股問題不大,惟不要期望有大升幅。他解釋,今年首季新樓銷售不多,而且少了內地人來港買樓,所以預期地產股將持續橫行,不會大跌亦不會大升。
姚浩然指出,本地地產股每股資產淨值折讓有三至四成,比歷史平均多,加上股息率有4厘以上,具防守力,可以考慮作為收息,資本增值則欠奉。他補充,有別於內地樓市,本港樓宇銷售難以幾何級數增長,料每年保持相若銷售,且本港地產商旗下商場以外向型為主,因此本地地產股不會大幅上升。
天宸康合資產管理投資總監潘鐵珊預料,疫情緩和,各行各業都會慢慢復甦,累跌不少的收租股有望回穩,但不太適合長揸,只宜博反彈。至於地產股,他不約而同認為較穩陣,行業中可留意二線發展商如新世界發展(017)及嘉華國際(173),前者租金和發展項目多,有力升見10元;後者在內地擁有地產項目,疫情過往料有較強反彈。
今年頭4個月,本港樓市受疫情打擊,阻礙新盤推售步伐。嘉華國際營業及市場策劃總監(香港地產)溫偉明稱,隨着疫情緩和,限聚令逐步放寬,預期全新盤將積極推出,帶動成交量,料5月底至6月初將現「小陽春」,至於全年樓價呈平穩,下半年料升5%。在疫情下,溫偉明預期今年一手成交量較去年下滑,以去年約1.8萬宗成交計,估計今年將跌至約1.4萬至1.5萬宗水平,即下跌約兩成,但樓價不會有太大轉變,料全年將平穩。可見地產業界對樓市前景保持審慎樂觀,地產市道不大跌,地產股投資價值始終存在。
憧憬內地放寬澳門遊 賭股偷步買博反彈
內地及港澳疫情持續放緩,不少資金均重新聚焦在疫後反彈的概念上。澳門政府年初時為求阻止新冠肺炎在社區爆發,規定博彩企業停業要半個月,一度令濠賭板塊陷入低企,惟現時外界憧憬內地會放寬廣東省旅客到澳門遊,以刺激當地經濟,散戶可趁勢偷步買入賭股博反彈。
控制注碼金額炒短線
澳門年初的旅遊及博彩數據並不理想,本年一至二月入境旅客僅有約300萬人次,比去年同期減少超過一半,一至三月博彩毛收入約305億澳門元,同比下跌六成。為求盡快重回正軌,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早前在發表《施政報告》時明確指明要在疫情得到控制後,強化旅遊推廣,特別是請求中央政府恢復內地赴澳旅遊簽註審批、增加「自由行」城市數目等。有分析相信,博彩業的發展直接影響當地的經濟前景,故中央放寬旅客訪澳值得期待。不過,大市現時的走勢仍未見有明顯突破,故入市時亦應控制金額,短線博反彈為妙。
大行對板塊的看法偏向正面。瑞信目前相信內地「自由行」可望快將恢復,相關決定亦有可能成為博彩板塊的潛在行業催化劑,預期當現時的限制解除後,貴賓廳表現可回復至去年第三季的水平,而中場亦可回復至去年底水平。該行看好澳門可從其他區內賭場上搶佔市佔率,建議散戶短線吸納新濠國際、銀娛及永利澳門等。
摩通認為利好澳門博彩的消息將會在5月後陸續出現,大有機會逐步放寬旅遊禁令,亦估計廣東將放寬針對澳門的隔離措施,而海陸空交通及個人遊簽證將陸續在6月份分階段放寬,到7至8月暑假則會全面回復個人遊及旅行團簽證,該行對澳門博彩股給予「增持」評級。
財金解碼 本報記者
記者 袁國守 梁宇碩
截止上周五(5月8日),本港連續19日無新增本土感染病例,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受控。有見及此,港府上周二(5月5日)宣佈放寬一系列防疫措施,包括放寬食肆一枱限坐4人增至8人,「限聚令」群組聚集人數上限亦增至8人,新修訂於上周五凌晨開始生效。早前關閉的7類處所,包括遊樂場所、戲院、美容院及酒吧等,亦於上周五重開。可以預見,剛過去的周末起,會有大批市民出外消費,原處寒冬的餐飲和零售業有望回暖。
外圍方面,中美貿易代表上周五早上通話,雙方同意加強宏觀經濟合作,兩國緊張關係降溫,刺激港股造好,恒指收報24230,升249點或1.04%,惟全周累跌413點。
事實上,「限聚令」放寬前,本地餐飲股已偷步走高,例如太興(6811)上周二單日飆逾一成,大家樂(341)炒高近7%,化妝品零售龍頭莎莎(178)亦抽升逾4%。雖隨後回吐,幸至周五再次起動,如莎莎跟隨大市揚升,彈近三個巴仙。
通關後 零售股才受惠
時富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姚浩然認為,疫情緩和率先對本土消費有幫助,餐飲股可博反彈,因為本地飲食業料較之前好,惟行業營運上艱難,非長線增值之選。另外,姚浩然相信,要等通關回復正常,內地來港遊客回升,對零售股才有幫助。
不過,勤豐證券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連敬涵認為,放寬限聚令對餐飲業影響較間接,實質上只有較多大枱的餐飲企業得益,例如稻香(573)擁有較多8人以上大枱,但大家樂和大快活(052)的餐枱,每張本身只容納4人坐,因此不太直接受惠。
至於零售板塊,連敬涵指出,放寬限聚令可能心理上有幫助,賣化妝品的零售商或少許得益,但對珠寶鐘表商戶完全無幫助,因為相關公司收入八九成來自遊客,一天本港入境限制未取消,零售股難看好,即使上周一度反彈亦不應追入。
根據政府統計處最發表的食肆收益及購貨額臨時數字,今年第一季本港食肆總收益價值的臨時估計為217億元,按年下跌31.2%。按食肆類別分析,今年第一季與去年第一季比較,中式餐館的總收益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分別下跌39.6%及40.9%;非中式餐館的總收益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分別下跌29%及29.9%;快餐店的總收益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分別下跌17.1%及18.2%。由此可見,今年首季快餐店受疫情的打擊較小,況且大型連銷快餐店如大家樂,年初至今股價已跌近14%,股息率升至5厘樓上,估值較前吸引,只要市面人流回升,有望藉限聚令稍鬆綁炒多轉。
太地九置 息率吸引
若然零售市道回暖,收租股也有望「翻身」。行業中,太古地產(1972)及九龍倉置業(1997)年初至今累跌約18%及30%,股息率分別升至4.2厘及6.2厘,在低息環境下具一定吸引力。
連敬涵表示,除非本港經濟進一步轉差,失業率再上升,否則零售市道應已見底。他相信,收租股如領展(823)和九置離低不遠,惟短期大升機會微,料於低位徘徊。連敬涵補充,領展料年度首錄淨虧損,可能是多了商鋪結業,且其內地業務或受疫情影響較深。
對於收租板塊,姚浩然認為領展會「好少少」,因為不是依靠旅客消費;反觀,收租股如太地和九置,由於業務屬外向型,關口一日不通將仍受影響。姚浩然直言,港股現呈兩極化,個人寧揀能見度高的板塊包括ATM、物管和醫藥,多於低殘股份。
可是,全球央行「放水」,推量寬政策「印銀紙」並相繼減息,料低息環境持續一段長時間;再者,當疫情過去,經濟回暖,樓盤銷情有望急增,股息率有5至6厘的本地地產股顯得格外吸引。高盛表示,基於本港首季GDP遜於預期(跌8.9%),決定下調本港2020年GDP預測,由原來按年跌1.9%,下調至按年跌5.2%,但料本港今年下半年GDP將呈反彈。
連敬涵認為,以收息的角度看,如同內銀股,持有本地地產股問題不大,惟不要期望有大升幅。他解釋,今年首季新樓銷售不多,而且少了內地人來港買樓,所以預期地產股將持續橫行,不會大跌亦不會大升。
姚浩然指出,本地地產股每股資產淨值折讓有三至四成,比歷史平均多,加上股息率有4厘以上,具防守力,可以考慮作為收息,資本增值則欠奉。他補充,有別於內地樓市,本港樓宇銷售難以幾何級數增長,料每年保持相若銷售,且本港地產商旗下商場以外向型為主,因此本地地產股不會大幅上升。
天宸康合資產管理投資總監潘鐵珊預料,疫情緩和,各行各業都會慢慢復甦,累跌不少的收租股有望回穩,但不太適合長揸,只宜博反彈。至於地產股,他不約而同認為較穩陣,行業中可留意二線發展商如新世界發展(017)及嘉華國際(173),前者租金和發展項目多,有力升見10元;後者在內地擁有地產項目,疫情過往料有較強反彈。
今年頭4個月,本港樓市受疫情打擊,阻礙新盤推售步伐。嘉華國際營業及市場策劃總監(香港地產)溫偉明稱,隨着疫情緩和,限聚令逐步放寬,預期全新盤將積極推出,帶動成交量,料5月底至6月初將現「小陽春」,至於全年樓價呈平穩,下半年料升5%。在疫情下,溫偉明預期今年一手成交量較去年下滑,以去年約1.8萬宗成交計,估計今年將跌至約1.4萬至1.5萬宗水平,即下跌約兩成,但樓價不會有太大轉變,料全年將平穩。可見地產業界對樓市前景保持審慎樂觀,地產市道不大跌,地產股投資價值始終存在。
憧憬內地放寬澳門遊 賭股偷步買博反彈
內地及港澳疫情持續放緩,不少資金均重新聚焦在疫後反彈的概念上。澳門政府年初時為求阻止新冠肺炎在社區爆發,規定博彩企業停業要半個月,一度令濠賭板塊陷入低企,惟現時外界憧憬內地會放寬廣東省旅客到澳門遊,以刺激當地經濟,散戶可趁勢偷步買入賭股博反彈。
控制注碼金額炒短線
澳門年初的旅遊及博彩數據並不理想,本年一至二月入境旅客僅有約300萬人次,比去年同期減少超過一半,一至三月博彩毛收入約305億澳門元,同比下跌六成。為求盡快重回正軌,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早前在發表《施政報告》時明確指明要在疫情得到控制後,強化旅遊推廣,特別是請求中央政府恢復內地赴澳旅遊簽註審批、增加「自由行」城市數目等。有分析相信,博彩業的發展直接影響當地的經濟前景,故中央放寬旅客訪澳值得期待。不過,大市現時的走勢仍未見有明顯突破,故入市時亦應控制金額,短線博反彈為妙。
大行對板塊的看法偏向正面。瑞信目前相信內地「自由行」可望快將恢復,相關決定亦有可能成為博彩板塊的潛在行業催化劑,預期當現時的限制解除後,貴賓廳表現可回復至去年第三季的水平,而中場亦可回復至去年底水平。該行看好澳門可從其他區內賭場上搶佔市佔率,建議散戶短線吸納新濠國際、銀娛及永利澳門等。
摩通認為利好澳門博彩的消息將會在5月後陸續出現,大有機會逐步放寬旅遊禁令,亦估計廣東將放寬針對澳門的隔離措施,而海陸空交通及個人遊簽證將陸續在6月份分階段放寬,到7至8月暑假則會全面回復個人遊及旅行團簽證,該行對澳門博彩股給予「增持」評級。
財金解碼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