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耆商機——華人P圖 與別不同

  近日在一次和內地視像會議中,筆者發現鏡頭中的自己神采飛揚,仔細一看,原來是按了美顏功能。內地的會議軟件都有多種美顏、瘦臉和濾鏡功能,反而香港流行的軟件如Google Meet和Zoom,修圖功能都很弱。
  「P圖」其實是內地術語,從Adobe的圖像處理應用程式Photoshop(PS)而起。以前修圖是複雜且麻煩的工作,既要買外國的應用程式,也要學PS課程。2008年內地「美圖秀秀」免費APP推出,人人都可一鍵變美、變瘦、變年輕。據行業數據顯示,2019年內地美顏拍攝類APP月活躍用戶數為2.4億。
  香港不少女性也習慣用美顏相機,顯瘦的拍攝角度亦頗有心得,四五十歲拍出剛大學畢業的少女感放上社交媒體,也不以為然。因此,有所謂「照騙」這個謔稱。相比之下,很多西方人較接受自己的年齡或身材的變化。上了年紀的明星,他們即使修圖,也不會刻意美顏,P走皺紋,拉高自己,身材走樣也坦然示人。
  P圖在亞洲地區深得民心。華人熱愛P圖,其實反映了他們心底裏想永續年輕,不想認老的心態。他們對「成為長者」,以至標榜「樂齡」的產品或服務,比西方人敏感或抗拒。在華人地區,標籤目標客戶為銀髮市場,往往適得其反。愈健康和富有的長者,對被稱呼為「阿公阿婆」愈反感。這個現象在西方市場反而並不明顯,值得大家注意。
健康教育基金會主席
關志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