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融圓通|央行收水「完」宇宙 - 陳民傑

元宇宙與NFT(非同質化代幣)是全球熱門話題,成為潮人玩意,價格更不斷創新高。在資金泛濫年代,任何資產也可炒賣。不過央行一旦收水,虛擬世界資產的價值,又是否可以維持?

元宇宙土地價值近日水漲船高,例如總部位於加拿大多倫多的Tokens.com,早前斥資近250萬美元於元宇宙購買一塊土地,並表示在數月間價格上漲4至5倍。
資金氾濫炒賣資產

NFT方面,藝人周杰倫旗下時裝潮牌「PHANTACi」與Ezek聯名推出「PhantaBear」的NFT,引來大量追捧,每個NFT售價曾一度升至7.87ETH(約18萬港元),即使現時已割價超過7成跌至最底價1.52ETH(約3.5萬港元),但「PHANTACi」與Ezek已靠「PhantaBear」賺取近億港元。

然而不論是元宇宙內的資產或是NFT,本身均存在不少憂慮。以NFT為例,買家只能擁有數碼藝術品的連結,而不是藝術品本身,難以識別其真偽和版權,甚至能輕易截圖或盜取,買家或賣家都要承受交易安全的風險。同時虛擬貨幣本身是否可靠,亦是一大疑問,過去就曾經有因韓劇「魷魚遊戲」而出現的「魷魚幣」騙局,價值在七日內飆升到2856美元,然後暴跌甚至開發者人間蒸發。

此外,元宇宙的世界是否有限制?如果未來有不同的元宇宙產品誕生,那麼價值會否下跌?畢竟元宇宙不同真實世界,沒有邊界及國境規限,不能滿足基本生存需要,更難言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要投入元宇宙世界,亦需要器材輔助,不是隨手可得。

面對通脹威脅,美國及英國於今年收水已是市場共識,有市場人士更估計美國今年將加息7次,最快於3月開始。現實世界的資產市場將面對衝擊,虛擬國度的資產價值又可否維持?作為投資者,又會選擇現實世界,還是虛擬國度?會用同等價值購買一件虛擬藝術品,還是真實的藝術品?無論如何,投資有危有機,最重要是了解背後風險,三思而行。

如有任何意見,歡迎透過以下電郵跟我們聯絡︰[email protected]
陳民傑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