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力文 - 碎片資產到全民投資新世代 | Exchange²

在上一回談到以太幣的結構性挑戰後,也不能忽略它的新機會。其中最具潛力的發展之一就是RWA(Real World Assets)。這概念正在重新定義區塊鏈的邊界,不僅令加密世界與傳統金融接軌,更有望成為解決當前市場不穩的關鍵藥方。

  首先我們要理解甚麼是RWA。簡單來說,RWA就是將房地產、美國國債、黃金,甚至藝術品等實體資產,轉化為可以在區塊鏈上交易的數碼代幣。這意味着以往一間物業必須整體出售才能變現的情況,現在可以「代幣化」,只賣出部分份額,提高資產流動性,也為普通投資者打開新投資大門。

  數據亦說明一切,截至2025年3月18日,區塊鏈上的RWA總價值達188.9億美元,30日內增長近18%。總持有者數達9萬多人,發行者117間。從類別來看,私人信貸以122億美元居首,美國國債為46億美元,顯示這些資產類型正在快速擴展到鏈上金融領域。

RWA正快速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亦不斷加碼RWA發展。早在去年,金管局推出了「ENSEMBLE計劃」沙盒平台,專為RWA代幣化測試而設,這顯示出政府對此方向的支持與積極態度。不同大型機構都在探索固定收益產品與基金代幣化,甚至推動碳信用和電動車充電融資或供應鏈金融。這些多元的應用場景,證明RWA不止是「加密」話題,而是真正滲透到金融實務的創新實驗。

  大家聽到RWA這個概念,有沒有覺得似曾相識?如果我提起當年的迷你債券,你又是否能清晰分辨兩者?RWA同樣將資產「切細」?零售化之所以成為大勢,是因為投資門檻降低,加上鏈上資產可即時交易、監察,讓普羅大眾也能安全參與過往由大型機構主導的資本市場。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現任潘渡有限公司資產管理部數碼資產交易員。
鄧力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