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欄——Human Challenge Trials
聽聞中國和蘇聯即將推出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當然,何時可真正使用還未知道,但各國均正努力希望能搶先製造,可惜當中確有很多困難,因為製作疫苗須經幾重步驟,首先是要在實驗室裏用老鼠或細胞做研究,得到一定成果後,才進到人體實驗,人體實驗又再分為三個階段,首階段是只以數十人進行試驗,看看疫苗是否安全,試驗通過後,再以數百人測試,看看疫苗是否有成效,如果都能通過,就再進一步擴大至數萬人,當中還要包含不同年紀和人種,整個研發過程隨時要耗上十年。
若真要於短短一年推出疫苗,只能夠將第三階段的人體測試時間縮短,甚至將幾個測試階段時間重疊。
因此有人提議發起Human Challenge Trials,做法是由志願者接受疫苗,然後讓他們暴露於新型冠狀病毒當中,以看成效如何。
這和過往的做法不同,過往是一班受試者接受疫苗,另一班受試者則接受安慰劑,然後參看兩班人於日常生活自然患病的機率。但今次的測試卻是特意要受試者接觸病毒,故此當中涉及道德上的問題。
這樣的實驗方法其實過往都有,例如在傷寒和感冒的病毒測試上就試過,但不同的是當時這些病毒均已有藥可醫,即使疫苗無效,受試者都可以服藥治理。然而現時的新型冠狀病毒,至今尚未有哪種藥可以徹底根治,故此今次這個Human Challenge Trials遭到很多人批評為不道德。
目前於英國的牛津大學已宣布將於年底進行這個測試,以加快產生疫苗的進度,不過他們只揀選年輕的志願者,因為年輕人因得到這病而死亡的機率較低,程度甚至低於因腎臟移植而死亡的機率,故若腎臟移植合乎道德,這個測試也應可接受。再者,在每天都有成千上萬人患病,以及每天都有人因這病而死亡的情況下,如此加快測試又是唯一折衷方法,是否合乎道德,就交由每個人心裏定奪。
然而,這方法還是有個缺點,就是受試者大多是年輕人,故疫苗成品也只能夠說是對年輕人有幫助,對年紀大的人是否有用不得而知,故還望科學家們繼續努力。
本欄長刊於《星島日報》專欄版
森美
若真要於短短一年推出疫苗,只能夠將第三階段的人體測試時間縮短,甚至將幾個測試階段時間重疊。
因此有人提議發起Human Challenge Trials,做法是由志願者接受疫苗,然後讓他們暴露於新型冠狀病毒當中,以看成效如何。
這和過往的做法不同,過往是一班受試者接受疫苗,另一班受試者則接受安慰劑,然後參看兩班人於日常生活自然患病的機率。但今次的測試卻是特意要受試者接觸病毒,故此當中涉及道德上的問題。
這樣的實驗方法其實過往都有,例如在傷寒和感冒的病毒測試上就試過,但不同的是當時這些病毒均已有藥可醫,即使疫苗無效,受試者都可以服藥治理。然而現時的新型冠狀病毒,至今尚未有哪種藥可以徹底根治,故此今次這個Human Challenge Trials遭到很多人批評為不道德。
目前於英國的牛津大學已宣布將於年底進行這個測試,以加快產生疫苗的進度,不過他們只揀選年輕的志願者,因為年輕人因得到這病而死亡的機率較低,程度甚至低於因腎臟移植而死亡的機率,故若腎臟移植合乎道德,這個測試也應可接受。再者,在每天都有成千上萬人患病,以及每天都有人因這病而死亡的情況下,如此加快測試又是唯一折衷方法,是否合乎道德,就交由每個人心裏定奪。
然而,這方法還是有個缺點,就是受試者大多是年輕人,故疫苗成品也只能夠說是對年輕人有幫助,對年紀大的人是否有用不得而知,故還望科學家們繼續努力。
本欄長刊於《星島日報》專欄版
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