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驛站——針灸、天灸與艾灸大不同
中醫治病源遠流長,醫師常用中藥內服、或針灸外治、或針藥並用來醫治病人。說到針灸學的理論,更是博大精深,由於篇幅所限,筆者只能在此簡述一些針灸種類的分別,好讓大家多點認識它們的不同。「針灸」其實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而灸法當中又可分為「天灸」(冷灸)和「艾灸」(熱灸) 兩種,它們都統稱為「針灸」,都是通過刺激人體一定的部位(穴位),以起到疏通經絡、調節臟腑、行氣活血的作用,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療疾病的目的。
針法﹕是運用毫針刺進穴位作治療的手法,人體穴位有三百個以上,中醫師會根據病情來選擇施針穴位,就算是頭部、眼睛、耳朵、舌頭等亦可施針,大部份的疾病都可治療,尤對痛症的療效更佳。
天灸﹕又稱發泡灸、藥物灸。是灸法的一種,只在每年夏至和冬至期間,選用具發熱的藥物貼在皮膚穴位上,藉著溫熱來激發身體陽氣,作為保健防病的一種方法,對長期咳喘、鼻敏感、怕冷,腹痛肚瀉、月經不調等,具有調理治療功效。
艾灸﹕灸是燒灼的意思。中醫認為﹕凡針藥都不適合使用時,可用灸的方法。灸法最常用的材料是艾葉,故名艾灸。將艾葉造成艾條或艾絨以方便使用,使用時將艾用火點燃,其均勻熱力能刺激皮膚穴位,來達到溫經散寒、扶陽固脫、消瘀散結,尤對治療寒濕之症效果顯著,亦有防病保健功效。
以上內容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
關耀雄
華潤堂註冊中醫
養生驛站
針法﹕是運用毫針刺進穴位作治療的手法,人體穴位有三百個以上,中醫師會根據病情來選擇施針穴位,就算是頭部、眼睛、耳朵、舌頭等亦可施針,大部份的疾病都可治療,尤對痛症的療效更佳。
天灸﹕又稱發泡灸、藥物灸。是灸法的一種,只在每年夏至和冬至期間,選用具發熱的藥物貼在皮膚穴位上,藉著溫熱來激發身體陽氣,作為保健防病的一種方法,對長期咳喘、鼻敏感、怕冷,腹痛肚瀉、月經不調等,具有調理治療功效。
艾灸﹕灸是燒灼的意思。中醫認為﹕凡針藥都不適合使用時,可用灸的方法。灸法最常用的材料是艾葉,故名艾灸。將艾葉造成艾條或艾絨以方便使用,使用時將艾用火點燃,其均勻熱力能刺激皮膚穴位,來達到溫經散寒、扶陽固脫、消瘀散結,尤對治療寒濕之症效果顯著,亦有防病保健功效。
以上內容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
關耀雄
華潤堂註冊中醫
養生驛站
最Hit
香港人口高齡化 銀髮經濟成大勢所趨 香港貿發局時尚家品及家紡展 推動樂齡科技普及化
2025-04-17 17:30 HKT
稻香開業20年茶樓接連結業!這2區分店相繼離場 網民驚訝:假期要等位都執!
2025-04-24 12:13 HKT
第三屆深港澳青創大賽參賽規模創新高 星島新聞攜手三地見證灣區創意新力量
2025-04-24 09:00 HKT
TVB視帝老婆公開辛酸史 被當透明只能苦笑 「肥啲都唔得」狂執樣免影衰老公
2025-04-24 11:00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