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攝影師之死

  上月十六日,路透社印度裔首席攝影師、普立茲獎得主西迪奇(Danish Siddiqui)在巴基斯坦邊境被塔利班殺害,年僅三十八歲。
  這宗悲劇成為英文主流媒體的頭條,但是各大傳媒的措辭用字卻有明顯區別。
  首先是路透社,事發之後指他「在阿富汗安全部隊與塔利班的衝突之中遇害」(killed)。整篇報道態度頗為審慎「客觀」,不但引用阿富汗官員之語,稱背景是一場「交火」(crossfire),甚至引用塔利班的聲明:他們不知道有記者在場,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死的。其他主流媒體,大致沿用同樣的措辭,將他的遇害,描述為在戰火衝突之中的傷亡。
  但印度的主流媒體譬如《印度時報》、《印度教徒報》(The Hindu),以及《今日印度》(India Today)都沒有如此「中立客觀」,直接稱西迪奇是被塔利班處決(executed),根據當地調查,西迪奇先是中彈受傷,然後躲避到當地的一座清真寺,塔利班得知消息後襲擊清真寺,將他逮捕,核實身份之後將他處決。
  雖然,不同媒體發稿有時間先後,事隔約兩星期,印度媒體的報道,明顯已經得知更多消息,但英美主流媒體,卻沒有再另行發稿,改正之前的措辭:將「遇害」改為「謀殺」。
  英文的killed,除了解釋為「被殺」,還有如中文的「遇害」、「遇難」、「喪生」,包括死於車禍等意外,都可以使用killed,尤其是在「交火」的背景之下,雙方都有開火,一般讀者不會有強烈感受,因為戰爭「傷亡」(casualty),一向是理所當然。
  但executed(處決),以及murdered(謀殺),已經有價值觀的判斷,後者更包含控訴:記者手無寸鐵,出現在現場也只是履行職責,結果是被俘虜,遭到殘忍殺害,屍體甚至有被車輛碾過的痕跡,顯然是刻意而為,將其稱為一場「槍火無眼」的戰爭事故,是在為邪惡洗白(whitewash)。
陶傑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