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熱話——《胡桃夾子》盛載香港故事 值得港人緬懷和驕傲

  《胡桃夾子》是香港人聖誕必看的芭蕾舞劇之一,但今年劇目有別於以往,是全球首演的經典作品,故事設定在20世紀的香港,多個場景加入大量的香港元素,包括盛放的洋紫荊花叢、長洲搶包山比賽、尖沙咀鐘樓及維港景色等。舞團今年以破天荒的眾籌概念籌款,支持一個屬於香港人的《胡桃夾子》。董事局主席何超鳳女士冀望市民通過參與和籌備過程,了解香港文化和風土人情,對這個城市充滿一份歸屬感,共同為創造香港集體回憶而感到驕傲。
  香港芭蕾舞團的《胡桃夾子》自1981年起,每年都是香港觀眾心目中的重點聖誕節目,累積觀看人次超過30萬。今年舞團為帶領觀眾感受不一樣的聖誕節,創作藝術總監衛承天經過逾三年時間的籌備,決定為香港人創造屬於自己的節日劇目。舞團更首次邀請觀眾成為《胡桃夾子》的製作人,以眾籌方式為不同的服裝、場景及道具出一分力,是香港藝術表演至今最創新、最破格的構想。
市民成製作人 共同創造回憶
  今次眾籌有別與傳統的捐款支持。董事局主席何超鳳女士說,《胡桃夾子》是一齣經典劇目,今次舞團會重塑二十世紀初香港的城市風貌,並首次採用眾籌概念,邀請市民成為製作人而非捐款人,了解演出前預備,參與綵排,從過程中進一步了解我們的城市,以及與舞團一同分享製作經驗,從而對香港藝術文化產生一份共鳴感,攜手創造屬於香港人一起走過的經典故事。
  整項眾籌計劃是舞團觀眾拓展及教育的新嘗試。觀眾入場門票的港幣$1元,製作上便投多幾倍的時間和心血。今次《胡桃夾子》的演出超過300位演員參與、240套全人手製作的璀燦戲服,還有五個有別於其他《胡桃夾子》的演出場景及無數精緻道具,每個細節都反映香港的元素,讓身為觀眾的製作人體會製作的困難、挑戰及成功感,為香港藝術界注入新的動力。同時,亦期望藉着這個兒童經典作品,培養下一代從小關注及支持藝術文化活動。
通過眾籌概念 感受藝術氛圍
  劇團為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每位製作人只需投入港幣$500或以上,便可參與這個城中盛事,讓屬於香港的經典重演下去。
  今次是香港芭蕾舞團的新嘗試,不但是眾籌方案,而作品演繹也令人耳目一新,他們首次將一齣西方芭蕾舞經典加入香港的獨特元素,每個細節位都激發他們對藝術表演的好奇心。對舞團來說,有機會通過眾籌與觀眾產生互動、溝通及引發共鳴是重要的企劃,令別人感受到芭蕾舞不只是藝術欣賞,也有參與和創造集團回憶的力量。
讓公眾欣賞芭蕾舞藝術表演
  香港芭蕾舞團(「舞團」)是亞洲最優秀的芭蕾舞團之一,以展現香港獨有魅力躋身國際舞壇。舞團自1979年以來不斷演變,在藝術總監衛承天的帶領下,舞團擁有由接近50位來自世界不同地方的舞蹈演員演出的豐富劇目,以及屢獲殊榮的社區拓展計劃。
Jacky哥▲何超鳳主席表示,《胡桃夾子》採用眾籌概念,邀請市民成為製作人,了解創作過程。
▲何超鳳主席表示,《胡桃夾子》採用眾籌概念,邀請市民成為製作人,了解創作過程。
▲▲全人手製作240套的璀燦戲服,投放不少時間和心力。
▲▲全人手製作240套的璀燦戲服,投放不少時間和心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