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堆填區裏的二手書
香港一家二手書店「書式生活」發文,收到堆填區工人的通知,有一百二十箱舊書被棄置在堆填區,他們立即到場「救書」。
這批書當中,三分一是英文小說,三分一是中文哲學與文件研究,還有三分一是香港殖民史,不少是六十年代出版,還有一些手稿資料,「書式生活」的店主表示,眼見七千多本書被送到堆填區,堪比「文化災難」,實在不理解為何物主寧願送往堆填區銷毀,也不願轉送給人?導致店主必須花錢到場「救書」,費用不菲。
這位書店店主的疑問,非常有道理,在網絡時代,市場已經達到精確聯繫的地步,查詢二手書的接收,應不是難事。尤其是如此大量的書籍,圖書館、慈善團體、學校,甚至私人會所,都可以嘗試,而這批書的物主,只選擇最簡單粗暴的方法,直接送到堆填區銷毀。反而是堆填區的工人,在這批書面臨銷毀的最後關頭,做出明智以及合乎情理的決定,通知這位二手書店店主,值得一讚。
網絡興起,紙本書的式微,是大勢所趨,但是許多舊書未來得及數碼化,當然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譬如這批舊書中六十年代出版的著作,中文哲學及歷史文件的作品,出版數量必然有限,經過半個世紀,更加買少見少,如果全數銷毀,或導致一部份歷史紀錄的殘缺。
香港書店難做,一直簡單歸咎於「地產霸權」,書店租金昂貴,家居面積狹窄,但是,閱讀從來不是生活主流,也是事實。六七十年代,香港人口之中,難民佔絕大部份,難民的生活以搵食為重心,但凡精神需求都被視為奢侈;香港的學生以考試為目標,也缺乏足夠的時間和興趣去閱讀閒書。在香港的主流文化之中,書籍一直是可有可無,尤其是智能手機普及之後,影像文化有壓倒性的主導地位,搭車掃手機的人佔絕大多數,而本人多年來,也甚少在書店遇見特區政府的官員。
相比之下,英國有無數的二手書店,許多書店的存在,令人忘記店主是否志在營業,還有許多小型的咖啡店,漫不經心放着店主的藏書,供客人打發時間。當然,英國沒有所謂的地產霸權,英國家居空間充足,但這並非重點,而是和香港的熱鬧繁囂相比,英國的生活「沉悶」,節奏緩慢,閱讀是英國人長期的生活習慣,沒有那麼積極「與時俱進」,即使有了智能手機,也不會隨便毀棄書籍。
陶傑
這批書當中,三分一是英文小說,三分一是中文哲學與文件研究,還有三分一是香港殖民史,不少是六十年代出版,還有一些手稿資料,「書式生活」的店主表示,眼見七千多本書被送到堆填區,堪比「文化災難」,實在不理解為何物主寧願送往堆填區銷毀,也不願轉送給人?導致店主必須花錢到場「救書」,費用不菲。
這位書店店主的疑問,非常有道理,在網絡時代,市場已經達到精確聯繫的地步,查詢二手書的接收,應不是難事。尤其是如此大量的書籍,圖書館、慈善團體、學校,甚至私人會所,都可以嘗試,而這批書的物主,只選擇最簡單粗暴的方法,直接送到堆填區銷毀。反而是堆填區的工人,在這批書面臨銷毀的最後關頭,做出明智以及合乎情理的決定,通知這位二手書店店主,值得一讚。
網絡興起,紙本書的式微,是大勢所趨,但是許多舊書未來得及數碼化,當然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譬如這批舊書中六十年代出版的著作,中文哲學及歷史文件的作品,出版數量必然有限,經過半個世紀,更加買少見少,如果全數銷毀,或導致一部份歷史紀錄的殘缺。
香港書店難做,一直簡單歸咎於「地產霸權」,書店租金昂貴,家居面積狹窄,但是,閱讀從來不是生活主流,也是事實。六七十年代,香港人口之中,難民佔絕大部份,難民的生活以搵食為重心,但凡精神需求都被視為奢侈;香港的學生以考試為目標,也缺乏足夠的時間和興趣去閱讀閒書。在香港的主流文化之中,書籍一直是可有可無,尤其是智能手機普及之後,影像文化有壓倒性的主導地位,搭車掃手機的人佔絕大多數,而本人多年來,也甚少在書店遇見特區政府的官員。
相比之下,英國有無數的二手書店,許多書店的存在,令人忘記店主是否志在營業,還有許多小型的咖啡店,漫不經心放着店主的藏書,供客人打發時間。當然,英國沒有所謂的地產霸權,英國家居空間充足,但這並非重點,而是和香港的熱鬧繁囂相比,英國的生活「沉悶」,節奏緩慢,閱讀是英國人長期的生活習慣,沒有那麼積極「與時俱進」,即使有了智能手機,也不會隨便毀棄書籍。
陶傑
最Hit
43歲TVB筍盤素顏浮腫嘆平民美食 身家過億物業遍佈東南亞收藏8架名車
2024-11-26 23:15
澳門港珠澳大橋免費巴士線!倫敦人/威尼斯人酒店直達 途經澳門大橋(附時間表/班次/上車地點)
2024-11-26 19:33
翠園優惠|晚市$168食齊3款點心+小食+粉麵! 另設12款$38起宵夜小菜
2024-11-26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