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子 - 香港人好在「大吃四方」|星之欄


先前說起「出街食」(Dining Out)指數,真是有鬼神莫測之妙。

以為與飲食文化有關?自古以來,公認是「食在廣州」。可是入夜後,上街看看,廣州人寧願在家裏吃。

以為與經濟活動有關?往瑞士逛逛。一罐可樂賣六十多港元。上館子,吃普通一頓,不計酒水,人均消費約一千港元。

在法國「出街食」,埋伏許多潛規則。一般預你吃三道菜:頭盤,主菜,甜品,最好順序吃下。只吃頭兩道?可以。要是只叫甜品,必定被趕出去。

吃在意大利,豐盛華麗,可惜只限於意國菜。部分餐廳,會收你「餐具費」,但通常又不覺得那些餐具有甚麼了不起。

英國最好吃是印度菜(唉)。但是餐餐食,我們中國人忌「熱氣」。

幸好倫敦武士橋前,「Harrods」(哈洛德)百貨公司對面,有中菜名店「Mr Chow」(周先生),鄰近又有家上好的俄羅斯餐廳。

可交替吃。星期一三五幫襯周先生,二四六擦俄國大菜,周日改掃哈洛德地下的海鮮餐。不出三個月碌爆卡,快潛逃返香港。

最慘是在台灣。大家都是中國人,對於「好吃」的定義,為甚麼口味那麼懸殊?當代飲食十大疑案之一。

唯一見識過的「出街食」指數,在澳洲。當地人選出的最高指數城市,不是我們熟悉的雪梨,不是首都坎培拉,而是位處南端,出名天氣壞,「一日四季」的墨爾本。

日本難在壁壘森嚴,各飲食門派不容僭越。對於我們習慣自由開放的香港人,簡直不可思議。

正是「大吃四方」,無拘無束。以上各種問題、疑難雜症等,統統冇。

這是香港人最神奇,又最受忽略的優點。莫失,莫忘。
www.winghongdon.com
康子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