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策略振旅業發展 各界應齊講好香港故事

過去數年,香港飽受社會動亂及新冠疫情雙重夾擊,訪港旅客人數由二○一九年的全年近五千萬,急降至二○二一年的不足十萬;二○二二年上半年,每月訪港旅客人數平均只有一萬多,即使至十一月增至逾十萬,但與二○一九年同期相比,仍是差天共地,非常慘淡。

踏入二○二三年,本港旅遊業終於從「冰點」解凍,有望逐步邁向復常。不過,大家要注意的是,全球所有旅遊城市,都正在努力爭取旅客重臨,香港優勢雖然不少,但也必須加強力度,全方位出擊吸客。

有消息稱,政府正準備大灑逾億元,振興本港旅遊業。據悉,政府今次施放的銀彈,不會直接派發予業界,而是集中用於招攬「財神」,希望藉着吸引更多旅客來港消費,帶動各行各業發展,讓整個社會全面「動起來」。重振經濟是一場持久戰,為了令香港完全走出陰霾、恢復過往光輝,政府此舉亦是可持續發展的體現,是必要且必須的。

特首將於二月四日出訪中東,聞說他會於起行前帶領多名主要官員和多個機構高層會見傳媒,公布多項推動香港復常的計畫,包括向海外市場宣揚香港的發展潛力和獨特優勢,招商攬才、吸資引企。旅發局亦將於二月起推出全球性大型宣傳計畫,具體方案包括由機管局向旅客送出五十萬張機票,目的地除了海外,也有往返大灣區等地。但如何派發,業界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可以給商界用作招商,又或派予研討會參與者,吸引不同客群來港。

此外,有資深旅遊業界人士透露,有關方面正考慮向入境旅客派發消費優惠券,並研究了兩個方案,其一是在境外向旅客派發半價訂酒店優惠券;其二是向抵港旅客派發購物餐飲券。為了達到更佳宣傳效果,有關方面傾向在內地及外地直接進行廣泛宣傳,包括星、馬、泰、越南等地。至於消費優惠券涉及的總額,暫未有定案。

與香港一水之隔的澳門,日前已率先出招吸引旅客。對於本港仍在籌備階段,有業界質疑為何會比澳門慢了一拍?據知,這與港府計畫集中力量在二月出擊有關。

不少人喜歡將香港和澳門作比較,但其實難以相提並論。就以疫情影響為例,澳門長時間維持與內地通關,當內地一月八日宣布通關,澳門可即時出招吸客;香港的情況則完全不同,中港長時間封關,直至一月八日才實施首階段通關,即使內地旅客想來港,亦要辦理一定手續,加上適逢春節,大多數內地居民選擇回鄉,以致未有蜂擁來港。消息指,綜合上述原因,港府評估通關後的內地遊客來港高峰期,應該在二月初,故認為在此時舉行記者會推出吸客計畫,營造聲勢,是最佳時機。

香港邁向全面復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政府與社會各界必須用長遠思維,打好這場持久戰。要令旅客重臨,各行各業更應當團結一致,齊齊說好香港故事,省靚香港招牌。

蔡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