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權 - 埃華街尋活肉|好味大過天
看到牆上照片標註着「招牌活肉」四個字,心底下已有決定了。既然店家自詡為招牌菜,好應該見識下,只是不知道「活肉」是甚麼。其實另一道「家鄉扁食湯」,「扁食」當然知道是福建的小雲吞,但後面括號寫上「平使」,卻不明所以。
這晚來到大角咀,聽朋友說過埃華街有家福建食店「好姐永安粿條」,何不就去醫肚,但放眼埃華街沒有這塊招牌,原來是同一個街號的轉角位分舖,正確位置在角祥街。
粿條是福建小吃,與廣東人的河粉異曲同工,都是用米漿蒸出來的,只不過粿條很闊。第一次吃永安粿條是早年到廈門採訪《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會議的空檔,在鼓浪嶼一簡陋的小店吃的,它口感之滑,米香之濃,印象很深。所以這晚吃活肉,選配了粿條(圖)。
以為憑經驗可以判斷活肉是甚麼,但這回老貓燒鬚了。從肉色和肌理看,一定不是牛肉或西安人愛吃的驢肉,看上去應該是豬肉。根據筋肉紋理,有點像𦟌的部位,但吃上口卻不像牛𦟌那麼煙韌,活肉軟腍得多。請教店員哥哥,原來是豬的「面珠登」。牡丹雖好,還要綠葉扶持,自家調配的醬汁應記一功,而伴碟的怡寶芽菜,爽脆清甜,也別錯過。
至於福建有名的小吃扁食,是迷你版的雲吞,此店包的似乎是吃過最大隻的扁食,倒沒所謂,扁食和湯頭都很好,只是始終估不到括號上「平使」兩個字的意思。再問店員哥哥,他忽然轉台講普通話。明白了,「平使」普通話音,正是廣東音的「扁食」。
菜牌上還有一道「胡椒豬肚粉腸雞腳湯」,嘩,幾辣,但好味!
梁家權
這晚來到大角咀,聽朋友說過埃華街有家福建食店「好姐永安粿條」,何不就去醫肚,但放眼埃華街沒有這塊招牌,原來是同一個街號的轉角位分舖,正確位置在角祥街。
粿條是福建小吃,與廣東人的河粉異曲同工,都是用米漿蒸出來的,只不過粿條很闊。第一次吃永安粿條是早年到廈門採訪《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會議的空檔,在鼓浪嶼一簡陋的小店吃的,它口感之滑,米香之濃,印象很深。所以這晚吃活肉,選配了粿條(圖)。
以為憑經驗可以判斷活肉是甚麼,但這回老貓燒鬚了。從肉色和肌理看,一定不是牛肉或西安人愛吃的驢肉,看上去應該是豬肉。根據筋肉紋理,有點像𦟌的部位,但吃上口卻不像牛𦟌那麼煙韌,活肉軟腍得多。請教店員哥哥,原來是豬的「面珠登」。牡丹雖好,還要綠葉扶持,自家調配的醬汁應記一功,而伴碟的怡寶芽菜,爽脆清甜,也別錯過。
至於福建有名的小吃扁食,是迷你版的雲吞,此店包的似乎是吃過最大隻的扁食,倒沒所謂,扁食和湯頭都很好,只是始終估不到括號上「平使」兩個字的意思。再問店員哥哥,他忽然轉台講普通話。明白了,「平使」普通話音,正是廣東音的「扁食」。
菜牌上還有一道「胡椒豬肚粉腸雞腳湯」,嘩,幾辣,但好味!
梁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