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新 - 香港仔街市翻新銳變|猛料阿Sir講古

食環署於5月19日為全面翻新的香港仔街市舉行開幕典禮,標誌着街市現代化計劃的一個里程碑,是計劃下首個全面翻新項目,目的透過改善工程,提升商販的營商環境和街市的整體競爭力,又讓市民享有更舒適的購物環境。新街市採用現代化設計和佈局,按行業種類劃分區域、擴大攤檔面積、擴闊通道和增加公眾空間等,並設有育嬰室及母乳餵哺室,以及一個可以舉辦街市推廣等活動的多用途空間。此外,增設新設施包括環保回收便利點、暢通易達設施及用作暫存屠宰後肉類的獨立儲存室等。同時推行新的管理模式,加強服務承辦商在管理街市方面的角色及負責訂定推廣和發展街市策略等工作,使街市更暢旺和更切合大眾所需。

政府建公共街市的理念在立法會秘書處資訊服務部文件「公眾街市的管理」見到,是為市民供應新鮮糧食、熟食和日用品的室內場所,既方便本地居民選購價格較相宜的貨品,亦為小型攤檔檔主提供謀生的機會。香港早年興建公眾街市,目的是遷置在街上擺賣的小販,而往後公眾街市逐漸發展成為普羅大眾購買糧食和日用品的主要途徑之一。

追溯歷史,英國人佔領香港一年多後,為鞏固和統籌他們日常食物(主要是軍需糧食)及確保穩定來源及供應,便仿照老家在中環興建了「第一政府街市」,第一代的「中環街市」。今天獲保育的中環街市,是在同一位置上拆卸重建的第四代,分別於1842年、1858年、1895年和1939年重建成。當時為監管和確保供應他們的食物安全,由總差役(今之警務處)直接管理。1857年1月15日曾發生有名的「裕成辦館毒麵包案」,懷疑華人張霈霖落毒在主要是洋人吃的麵包內,交華商承包用「以華制華」手段控制主要是華人的商販,但十多年後,因懷疑食物銷售被華人壟斷,政府收回對公眾街市商販的管轄權。1883年潔淨局成立後才接收了警察管理街市的主要衞生職責。之後的多次瘟疫和市政事務署成立都對街市發展有深遠影響。

今天的街市已不再是買菜咁簡單!近期見一本由徐頌雯教授撰寫的書,名為「香港街市─日常建築裏的城市脈絡(1842-1981)」,介紹不同年代的街市建築及發展等,帶大家走入昔日街市時空,值得推薦。
何明新 ■食環署於5月19日為全面翻新的香港仔街市舉行開幕典禮。
■食環署於5月19日為全面翻新的香港仔街市舉行開幕典禮。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