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紀豪 - 春之祭|無名指

入冬的12月天,竟一周內看了兩次《春之祭》,先在電影院看紀錄片《Dancing Pina》,一群非洲舞者演繹Pina Bausch編的舞,然後在文化中心看楊麗萍版本,譚盾現場指揮他改編的雙鋼琴敲擊樂版。看罷我不禁聯想到《春之祭》巴黎首演的傳奇故事。

作曲家Igor Stravinsky和編舞家Vaslav Nijinsky在各自領域才華洋溢,敢於創新,《春之祭》首演吸引了多位名人出席,據說包括畫家畢加索、作曲家Claude Debussy和時裝設計師Coco Chanel。

可惜這場盛會卻以近似鬧劇的方式收場,剛開場不久,前衛的音樂與舞蹈已在觀眾席引起騷動,接着有人扔東西到舞台和樂池,甚至有人打起來,最終要警察介入,帶走了幾十人才平息。一星期後,消息傳到大西洋彼岸,《紐約時報》簡單粗暴地說「a failure」。這場「失敗」的首演,錯在太超前,《春之祭》後來被認定為劃時代經典,顛覆了整個20世紀音樂和舞蹈的發展。

對編舞家來說,《春之祭》是難以跨越的牆,卻又如此引誘想要爬過去。非洲舞者以Pina Bausch編的版本為基礎,加入了自身文化與感情(這也是Pina所倡導的),紀錄片中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有誰比我們(非洲人)更懂得甚麼是sacré?」他說的是春之祭裏面的「祭」。至於楊麗萍版,用她本人的說法,融入了藏傳佛教意象,是一次對生命輪迴與重生的思考。看了這兩次《春之祭》才發現,它從原始祭祀蛻變輪迴,竟能融入不同時代與文化,並且同樣震撼。

譚紀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