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 - 妙奇色彩博物館 | 在島上讀書
當我們談論藝術史,我們通常會談論藝術家、藝術流派以及傑作背後的故事。但你是否想過從「顏色」這角度來談論歷史呢?美國藝術史學者、策展人斯黛拉.保羅(Stella Paul)在其著作《顏色的故事》(Chromaphilia::The Story of Colour in Art)中,便由「色彩」切入,回溯藝術史中顏色被運用、被闡釋以及被想像的往事。本書中文簡體版用大開本、銅版紙,配有200多幅印製精美的畫作,真真宛若一座「紙上色彩博物館」。
《顏色的故事》依紅、橙、黃、綠等色彩分為10個章節,文字好讀,絕沒有我們慣常印象中歷史書或學術著作那般枯燥。作者在引言中即點明:色彩是藝術最偉大的資源,「既廣泛存在又難以找尋,既轉瞬即逝又充滿驚喜」。之後每一章節的史實回溯及闡述中,又不斷讀解不同年代、不同社會及文化背景的創作者們,如何從同一種色彩中找到多元的甚至是迥然相反的表達與創想。
且以綠色為例,在魯本斯的畫作中,綠色是感官的愉悅;在印象派莫內筆下,綠色是自然界的明亮與純粹;而在野獸派馬蒂斯的肖像畫中,女子面孔被塗抹以綠色,而此時的顏色不再是寫實的載體,而成為畫家想像的依託,甚至某種「反叛」的象徵。同樣的,紅色、黑色乃至白色,在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藝術家筆下,各有意涵,故此藝術中的色彩變得神秘難解,欲說還休。
正因為這樣的多義難解,畫中色彩才更有魅力,而這也是藝術本身的魅力,不是嗎?
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