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紀豪 - 飛機座椅 | 無名指

  長途客機上的一場衝突扯出一大堆社會問題:中港矛盾、文化素養、服務態度等等。這些話題隨便一項都可以寫篇論文,說不定已有大學社會學系把此事作為案例討論。不過,作為一個旅行者,我更關心那把椅子。

  疫情前,我幾乎每個星期坐飛機,儘管以短途經濟艙為主,但也享盡飛行常客各種額外服務:頭等貴賓室、特快通關、閘口電動車券、優先候補機位……有時這些「優惠」,都是虛榮大於實際。乘客真正在乎的,是機艙內的體驗,包括那貼身的座椅。

  飛機座椅以及它周圍空間「寸金尺土」,胖子和高人深有體會。不同航機的座位安排,舒適度可以差天共地,而這個「天與地」的距離,有時只是1公分而已。譬如說,長腿叔叔坐走道位,把一個膝蓋伸出走廊,有時就是因為椅距差那一點點。

  不過,座椅舒適其實並不單指空間,衞生也是很多人關注的問題。常理推斷,飛機到達目的地後,大概一個小時再飛下一趟,中間有時間清潔椅子嗎?我便試過在座位上看到上位乘客「用餐的痕跡」,空姐殷勤幫忙清潔,最後我全程坐在一張棉質餐墊上。說到用餐,椅背的餐枱也是衞生黑點;還有下面那個網袋,可能曾被別的旅客當垃圾桶用。

  而近期最多人談論的可調式椅背,坦白說我很少用,甚至覺得調校角度太小坐得更累。飛行常客好像都喜歡拿個枕頭墊腰,有時我覺得飛機座椅供應商要不要檢討一下設計?

  如果有權選擇,我寧願不要椅背電視,換一把更好的椅子。

資深唱片人兼樂迷
譚紀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