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新 - 俄貨羅生門(二) | 北漂見聞
所謂的「俄貨」美其名是為中國消費者定製,直白地講即係打着俄羅斯情懷忽悠消費者的「山寨貨」,其背後甚至更涉及複雜的財技。
事緣俄國的輕工業,例如食品及工藝品製造,向來都不發達,即時在和平年代都依賴從中國進口,難以自給自足。更何況如今俄烏正處於戰爭中,兩國都在舉全國之力支援前線,俄方又怎會有精力大量生產零食,並出口至海外?
有意思的是,據筆者觀察,這些俄貨舖不僅在全國各地大事開舖,在網絡上亦有疑似統一的營銷套路。例如邀請傳媒進行正面報道,投放網上及實體廣告,或通過不同的網紅通過「探店」的方式進行植入式宣傳;這些營銷過程中的表述無一例外都是「源自俄羅斯」、「純正俄貨」等。
不僅如此,這些俄貨舖目前正在通過加盟模式加速擴張。筆者所見,在小紅書和抖音等社交網絡,有用戶聲稱其剛開業的店舖前3日就收穫10萬元(人民幣,下同)營業額,毛利率在50%以上;在其他分享中,則有網友表示「很多省的獨家代理已經被簽完,想要開店需要抓緊,投資啟動資金在40至50萬元,開一個100多平方米的小店,一年能賺90多萬元」。
為何俄貨舖突然遍地開花?據內地傳媒報道,上述俄貨從產品角度主要涉及將原料出口至俄羅斯,再由當地企業委託給內地工廠生產,最後賣給內地消費者。不過從資金的角度,上述操作事實上相當於進行了一次「套匯」,即:通過人民幣與美元及盧布的頻繁交易,在盧布與美元的匯價波動中賺取差價,後者才是俄貨舖大行其道的真正原因。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