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恩 - 準確用中文 | 好好過日子

  小朋友讀者來信問:如何可以準確應用中文。

  紙短話長,只能簡單舉些例子。想要準確應用中文,首先要少用廢詞。比如電視新聞做街訪,就某件事情問途人意見,有些受訪者常常喜歡來一句:「我個人認為⋯⋯」。

  「我個人」就是「我」,「我個人認為」就是「我認為」。說出「我認為」,對自己所說的話已經有擔當了,再要加上「個人」兩個字就等於畫蛇添足,十分多餘。但現在許多人都喜歡在「我」字前面再加「個人」,說得多了,好像成了一種語言習慣,以至電影電視的對白也是「我個人認為」、「我個人覺得」之類充斥,公司裏開個會,想說些自己的觀點,也是一口一個「我個人認為」,好像少了「個人」就不是「我」了。

  還有一個被濫用的詞就是「所謂」。有些人即使在說一件實事的時候,也要在前面加上「所謂」二字,這就使那件事不那麼真實了。比如一個醫生,若是被人說成「他是所謂的醫生」,這個醫生的專業水平就成疑了。但是現在有些人明明在說實在的事情,也喜歡在前面加「所謂」兩個字,就像前兩天聽一個官員說一些政府政策的話題,也是「所謂」來「所謂」去,令人疑真疑幻。

  要準確應用文字和語言,還要把握分寸。比如形容大小,相應的詞有「很」、「極」、「巨」等。「大」、「很大」、「極大」、「巨大」,各有不同分寸。如果不知分寸,一上來就「巨大」,「巨大勝利」、「巨大成果」,結果只會把自己逼到懸崖邊去,下次有更大的怎麼辦!再比如對人的稱呼「個」和「位」,也有分寸的差別,問來人「幾個」或「幾位」,就是客氣和不客氣的差別。也因此,有時聽警方發言人說:「兩位在逃人士⋯⋯」便會感到客氣過頭了。諸如此類,只要稍為留意一下,一定會發現更多的例子,知其謬誤,把握分寸,恰當運用,語文水平自然會提高。

李純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