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諾 - 香港藝術節心水節目 | 任意行

  每當香港藝術節來到,都慨歎精彩節目太多,時間太少。今次揀了4場演出,非常期待。

  今年是歌劇《卡門》首演及作曲家比才逝世150周年,藝術節的演出很特別,是根據首演的紀錄,嚴謹復刻當時的舞台、服裝和場景等設計,還原至150年前的舞台氛圍和神髓,觀眾猶如穿越到昔日的觀眾席上。

  卡門是敢愛敢恨的西班牙吉卜賽女郎,中國的虞姬則是楚霸王項羽身邊有情有義的紅顏知己。

  國際著名作曲家瞿小松(見圖)首次與香港中樂團合作,以大型中樂交響音樂會形式創作,從傳統的兒女情長、英雄氣短之中,從虞姬的角度去看項羽窮途末路這場悲劇。

  瞿小松16歲時上山下鄉務農,後來考入中央音樂學院,與譚盾、郭文景和陳其鋼被稱為學院的四大才子。

  德籍台灣鋼琴家陳必先也是一生充滿傳奇。她9歲時獨自前往德國科隆深造,翌年進入科隆音樂學院,跟小澤征爾、傅聰等成為最早在歐洲樂壇立足的亞洲音樂家。 

  陳必先將於獨奏會上向大師皮耶.布萊茲(Pierre Boulez)致敬,彈奏他的第三鋼琴奏鳴曲,以及巴赫和貝爾格的作品,不僅讓樂迷重新認識布萊茲的音樂淵源和趣味,還帶來在音樂廳裏難得演奏的精彩曲目。

  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不須多介紹,他的多媒體製作《TIME》,包含了大師生命哲學中的主要命題—自然(水、樹木、石頭)、人和時間,他更邀請好友兼國際知名舞者田中泯演繹「人」這角色,穿梭於3個與夢相關的東方文學經典,與笙演湊大師宮田真弓的音樂相呼應,絕對會是一場音樂盛宴。

張諾

更多文章